一种原本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东西,突然间变得很有诱惑力,就因为很快你就得不到它了。
在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后,人们很轻易就会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心理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即便是一个不请自来的好处,一旦被接受,也会制造出一种负债感。
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当形势变得不很明朗时,当不确定占了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与我们类似的人的行为对我们最有影响力。
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或选择了一种立场,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来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在这种压力下,我们总是希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以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
当一样东西得而复失时(新近短缺),人们会比在一直缺乏这种东西的情况下更想得到它。某种东西变得短缺时不仅会让我们更想得到它,而且当我们必须通过竞争才有可能得到它时,我们想得到它的愿望就更强烈。
当我们得到某种东西的自由受到限制时,这种东西就开始变得不容易得到,而我们对它就会产生一种更强烈的欲望。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加珍惜。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你晓得会失去它,自然就会爱上它了。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欺骗自己,好让我们的信仰或想法与我们已经做出的决定或采取的行为一致。
在人类认知原理中有一条对比原理,它会影响我们对前后两件事物之间差异的判断。简单地说,如果两件东西很不一样,我们往往会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别比实际的更大。对比原理在精神物理学领域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重量在内的所有的认识领域。
虽然那些让人顺从的老手们采用了五花八门的手段让人们说是,但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6种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受到一则能指导人类行为的基础心理学原理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那些手段才得以发挥效力。本书正是围绕着这6则原理来组织的,每则原理都会用一个章节的篇幅来阐述。这6则原理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
对于商人来说,先将比较贵重的商品展示给顾客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他们也可以让同一件商品的价格显得更贵或更便宜,这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展示的前一件商品的价格。
所谓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某一正面特征会主导人们对这个人的整体看法。而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外表的吸引力就是这样一种正面特征。
把东西写下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所以这样做是绝对必要的。当达到这个目标后,你要再定一个更高的目标而且还要把它写下来。这样你的进步一定很快。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并不是因为冷漠无情或缺乏善意,而是因为他们对当前的情况不够了解。他们不知道是否有紧急事件发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责任去采取行动。如果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有责任介入一个紧急事件当中,他们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