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境外媒体报道,据消息人士表示,中国银监会正在转变对信托公司的监管思路,允许信托公司暴露风险,并希望利用市场机制化解兑付危机,不要总是无论对错“刚性兑付”。这一方面,将正逢兑付高峰的房地产信托推到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有意接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信合作类项目规模在二季度猛增744亿,结束了连续7个季度的下降趋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础设施信托。在刚性兑付神话破灭的背景下,无论是何种信托形式,都不会也不应享有特权;无论是房地产信托抑或是基础设施信托,都将是买者自负风险。
“刚性兑付”实际上是信托行业的“潜规则”,因为并没有相关文件规定,信托公司一定要履行“刚性兑付”原则。
市场对此消息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大为肯定监管当局终结刚性兑付的做法,让信托业务回归本质,买者需风险自负。另一派则对潜在的信托风险暴露表示了担心,尤其是对何种项目可以不再刚性兑付的认定,还无法明确界定。
对此,资深信托专家刘擎指出,打破刚性兑付、信托投资者自负盈亏的前提是信托公司合规合法、尽职操作。从目前市场上曝出风险的多个房地产、矿产、艺术品信托个案情况看,信托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违规、不尽职,比如尽职调查未尽职、信息披露不足、违规销售、夸大宣传、甚至与融资人的串通。如果这样的违约过错存在,打破了双方平衡的原定的法律关系,信托公司恐怕还要负担加重的法律义务,比如所谓刚性兑付。
此外,从实务角度论证信托公司是否合规合法尽职操作是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不是一般投资人能做到,举证非常困难。待到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兑付问题时,必然还会有一系列的疑惑等待信托公司作出解释。
事实上,今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面临集中到期,各地保增长项目又纷纷上马,新的资金缺口已近倒闭致政信合作发行量激增。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政信合作类项目的规模猛增744亿,达到3254亿元,占比上升至5.88%,结束了连续7个季度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自7月以来,信托公司每周新发行信托产品中,基础设施领域信托数量已连续五周排名第一,超过工商企业信托及房地产信托。随着刚性兑付神话的破灭,房地产信托或将经历一段低谷,而基础设施信托因为有地方政府显性或隐性做担保,似乎更容易为投资者接受。
新浪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郭乙臻认为,政信合作类信托设计中或明或暗地加入了政府信用,但其实并无中央政府的强力担保,仅是从项目指向和对接公司上引入了政府信用的背书。因此,此类项目在求偿顺序上和地方债等政府信用强的产品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尤其是银监会表态允许信托公司暴露风险之后,信托产品不再受刚性兑付的约束,政信合作产品也不应有特权”,上海一信托公司高层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