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组建726家村镇银行,比当年初增加269家,村镇银行贷款余额为1305亿元。而早在2009年7月,银监会就曾制定了两年内完成1027家村镇银行发起设立的目标。7月中旬,据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将下发通知称禁止村镇银行以票据转贴现等方式接受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非农贷款,禁止通过购买主发起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票据等方式帮助主发起行绕规模。而在早前,人民银行就曾下发规定要求银行票据以后只能卖给银行和财务公司。村镇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控问题再掀波澜。
可想而知,结合村镇银行当前的发展规模,伴随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产生的问题及潜存风险自然不可小觑;另一方面,在村镇银行扩张中不乏混迹有借村镇银行之名行异地扩张之举的城商行,把控村镇银行内部风险将利于整条搭建在银行体系内部的巨大利益链条。
村镇银行扩张速度加码在即,但不得不提的是,村镇银行网点的倾斜、征信系统的不完善、存贷款结构不相匹配等问题将对其以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风险隐患。
截至2011年底,村镇银行63%的机构网点在中西部,累计吸引各类资本3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05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8.4万笔,金额1038.8亿元,81%的贷款投向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西部村镇银行在另一层面上变相成为了其他银行消化规模的渠道。
在中西部地区的村镇银行主要依靠当地农业贷款或小微企业贷款来进行信贷额度的消化,但这毕竟是一小部分,因而大多数村镇银行靠买入大行的票据信托类产品来充实额度,而出于村镇银行服务“三农”为出发点考虑,银监会紧急叫停村镇银行票据转贴买入的出发点或在此。
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在开具承兑汇票时容易形成较大的风险敞口,而因为村镇银行注册资本规模都较小,承兑汇票风险敞口占注册资本规模的比例就易偏高,加上一部分村镇银行尚未被纳入征信系统,极易造成承兑风险及银行体系内部风险暗流涌动。
话说回来,村镇银行在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上被监管层再次“放慢”的主要动因在于频繁票据大案的爆发。此乃村镇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之痛,更进一步来说,是票据市场之痛。自2000年以来,银行承兑汇票以年均30%的增速发展,截至2012年3月末,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已达7.2万亿。而受风险控制影响,银行间市场能满足票据承兑贴现的需求空间愈发狭小,票据市场亟需容纳进更为多元化的交易主体,此乃一方面。另一方面,封堵村镇银行票据转贴买入并非长久之计,对其自身发展并无裨益,从根源上对村镇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规模进行合理合度的监管及流转过程中的跟踪,进一步助力村镇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规范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