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对企业同样适用。如果“弹药不足”,纵使企业拥有战斗力强大的核心营销团队,面对欣欣向荣的市场也只能是力不从心。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渣打银行近期发布的《中国新商帮中小企业融资生态调研白皮书》显示:目前,银行贷款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渠道,而中小企业所获贷款主要为短期贷款,仍有62%受访中小企业认为其用于扩大规模的中长期资金需求难以满足。除银行之外,众多风险投资公司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选择空间,但在企业与风投的“蜜月期”后,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急功近利的风投不会给企业太多时间。企业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将被投资方颠覆,整个企业完全为资本市场服务。同时,资本进来之后,必定会对原有的高管、中层进行大量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模式,这就是不少企业所深受的“被投资绑架的痛”。因此,怎样吸纳并合理利用资金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
辉煌一时的安徽万燕公司曾以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VCD而名噪一时,却在后来的影像视听市场上悄无声息。为什么呢?万燕先期研发已经投入了1600万元,为了打开市场又投入了2000万广告费用,等到它要开发碟片在市场上推广时,已经没有资金进行生产了。由于决策失误,资本也没有继续眷顾万燕,万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打开的巨大市场被其他企业坐收渔利。
在体育赛事和国际性运动会期间,不少企业大张旗鼓地进行体育营销,赞助奥运会等体育赛事。由于赞助投标费用巨大,企业往往一掷千金,消耗了大量的营销资金,甚至动用了企业的生产资金。不少企业没有充足的后续资金对自己的赞助以及与赛事的关联进行传播,白白透支了企业资金。原本寄望搭乘体育营销快车来快速提升品牌形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却因为资金的透支导致企业营销乏力,甚至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
缺失了资金这一发动机,企业同样会面临发展失衡的命运。这些企业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资本运营的管理经验。因为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不够成熟,要做的工作往往比较琐碎,必然会耗费管理者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这些企业的老板往往也是集“超级业务员、超级灭火员、超级管家婆”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疏于学习资本管理能力的“最正当理由”就是太忙了,从而造成自身知识更新速度太慢,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此时,你的竞争对手却在不断学习,长此以往,就算你一开始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最终也会被竞争对手超越或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