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通胀下民企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对话嘉宾纷纷畅谈己见。具有丰富管理咨询实战经验的赵民先生,基于他新书《“1+1+1”战略》中提炼出的民营企业产业投资战略,在现场发表了深入独到的见解。第一个“1”代表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家生意。第二个“1”,是指从长远战略角度,开拓一个高成长的新产业或细分产业,投入价值链中更具增值潜力的部分。而第三个“1”指做财务投资,抓住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赵民认为,“1+1+1”之路是顺应当前时代发展,并在未来5到10年内对企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产业之路。当今大热的互联网产业,其内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即为对“1+1+1”战略的有力应证。
随后,段静涛和朱琼女士从媒体人的角度,描述了他们眼中的“1+1+1”。段静涛表示当今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对于企业,第一个“1”是基础,第二个“1”是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企业应未雨绸缪,预先部署多元化战略。她还对比万科转型的成功与古井贡酒的失败,指出多元化也需要重视产业的相关性。朱琼则认为产业转型需要企业家悟性和战略思想的支撑,但更多的是依托企业通过有效的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所培养出的创新能力。
作为民营企业家,张林和张群力先生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1+1+1”战略的价值。张林认为,企业发展到了转型的阶段,不可单纯依靠领导者个人的能力资源,而需要管理专家的指导意见,组建专门的团队,助力二次起飞。张群力提出了产业转型的两个关键:一是转型要紧密围绕核心业务,全面考量市场潜力;二是把握人才问题,充分学习,为企业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最后赵民总结到,民企升级转型,需乘风破浪,力争实现“1+1+1=11.1”,甚至达到“1+1+1=111”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