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决定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教学难点是把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多为记叙文,对说明文比较陌生,对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有难度,因此有必要做好学生说明文的入门指导。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以学定教,将朗读体会法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同时采用主问题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方法。
对于学生,我将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五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
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石拱桥的直观形象,然后提问:同学们,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而桥梁专家茅以升就曾经风趣的把桥解释为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就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初读,初步了解要学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在学习课文前,我会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反复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