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务部今年11月对外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7年秋季)》中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到15707.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与此同时,前9个月,贸易顺差达到1855.4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774.8亿美元的规模。
于是,今年以来为了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同时降低顺差使贸易平衡,相关部门对进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作了大幅度的调整。
然而,当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的时候,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除了政策因素外,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出口产品价格抬高,铁矿石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推高生产成本,同时今年油价高企也使运输费用大大增加,而这些都在抬高当前的出口整体成本。
事实上,在未来的几年里,当中国逐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有一部分的出口企业遭到淘汰,企业要想生存,必须顺应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模式转变。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升级,单位产品的产值升高,可以规避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对于中国整体出口来说,既可以防止在未来一年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时的出口骤降,也会减少诸多的贸易摩擦。
调整出口模式必须与调整吸引外资战略同步进行。众所周知,外商投资企业都分别占到中国出口和进口金额的一半以上,而外贸顺差大部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生产造成的,在加强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医药出口基地建设时,外资企业的力量非常重要。商务部较早前表示,今后要重点抓好汽车及零部件、船舶、飞机、铁路装备、港口设备、通信产品等大型和成套设备的出口促进工作,在吸引外资时应该相应地向这些领域倾斜。
在几周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中国美国商会的岁末晚宴演讲中表态,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战略不动摇。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外资企业的示范效应也应该有所增强,需要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事实上,这些都可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都可以让中国本土的企业也完成相应的转变。
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将是未来一年中国出口的重要趋势。2008年,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的价格仍可能在高位运行,另一方面,中国对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的高顺差使得这两个经济体在未来一年将继续施压人民币升值以及带来更多摩擦,这些都迫使中国出口企业寻找新的市场来分散成本提高所引起的外贸风险。
今年以来,有关于非洲、东盟地区、中东欧以及拉美地区的进出口展会已频繁地在国内举行,可以看出政府已在为企业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提供便利。商务部官员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中国与上述这些地区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今后经贸前景非常广阔。
再次,在向高附加值挺进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忘记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在2006年分别为第八位和第七位。相对于货物贸易来说,中国服务贸易的水平还相对落后。
全球经济竞争未来的重点会逐步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扩大已显现出其强劲的增长力,而且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正逐渐转向知识、智力或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中国外贸不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