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了解政府奖补政策的渠道不通畅,享受各种奖补政策困难重重。”经研银海公司总经理李伟说,2015年9月偶然获知,商务部、财政部对当年参与对外投资合作项目有贷款贴息政策。2015年,公司在塔吉克斯坦投资1400万元建设种子加工厂,可申请财政贴息61.39万元。按绿色通道,项目通过了评审,财政部的贴息资金如期下拨,但是层层下达到郑州市财政局后,该局却以该项目未经该局申报为由,拒绝支付,这笔资金旅行了一圈,年底又被财政部收回。
河南省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种子公司,2011年起,承担我国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政府间农业合作项目,在塔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棉花、玉米、小麦种子研发、高产示范和推广。
经过基础设施改造、良种应用和种植技术提升,示范园区的作物产量达到塔当地的两倍以上,尤其是将早熟玉米品种及地膜种植技术引入,改写了塔一年一熟的种植历史,实现一年两熟。农业科技示范园解决当地400多人就业,每年还农技培训3000人次,受到当地民众广泛赞誉和欢迎。该项目受到中塔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塔国家领导人两次视察示范园,称赞公司董事长李超是“中塔民间大使”。
然而,提起资金和贷款,李伟一肚子苦水。他说,示范园建设1.2亿元投资全部为自筹,为找资金,四处奔波碰壁。参与这一国家农业合作项目以来,惟一获得的政府资金支持是我国农业部每年三四十万元的人才交流培训补贴。
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专门召开“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推进会,协调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银行,给予长周期、低利率的优惠贷款。李伟说:“参会的几乎全是央企,我们是惟一的民营企业和农业项目。央企都是几亿、几十亿的贷款需求,我们只要2000万美元,却被婉拒。银行认为我们的项目太小,人手紧,做不过来。”
国内商业银行只能做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由于在国外的资产不能抵押,而国内资产规模又不够,2700万元人民币贷款,只能通过担保公司,利率上浮,加上银行要求的一比一承兑汇票,贷款实际利率超过12%,比国家开发银行8年期、3%的贷款利率高出4倍。
融资难几乎是“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一致的难题。近年在巴基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光伏产业的中兴能源,一期已投入30亿元,建成300兆瓦的光伏电站。副总经理张永兴说:“融资难题使企业进退两难。由于资金吃紧,再生产能力很弱,二期建设进度大受影响。”
此外,海外金融服务滞后也是企业反映较多的难题,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金融机构服务网点特别少,在印度等国家甚至没有银联,企业在海外资金周转面临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