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的认知基础(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一)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感知动作思维是一种依赖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3岁前,儿童的思维常常是伴随着动作进行的,他们不能在动作之外默默思考。
2.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利用头脑中的具体的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3~7岁的儿童主要用具体形象来思考,思维活动受具体知觉情景的影响。
3.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由于这种思维是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的,因而也称为语词逻辑思维。7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性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1.集中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2.发散性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三、根据思维活动创新程度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常规性思维是指用常规的方法,固定的模式,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创造性思维是指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独创性的思维。一切科学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①流畅性是指一般创造力高的人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数量较多的观念,亦即反应迅速而众多。
②变通性是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其思维能变化多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不易受功能固着、定势等作用的影响。因而有超常的构思,能提出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
③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1.分析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的思维。
2.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
1.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肯定的回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 C )
2.“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 B)思维。
3.小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