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令”作为土地违法问责地方官员的一把刀,始终似落下,又抬起。土地违法真的是“天下无贼”吗?
今年各地要“保增长”,用地指标紧张,用地压力很大,又赶上地方国土规划修编,很多地方政府想借机将此前违法占用土地合法化。最近审计署、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扩大内需检查”中,就发现了很多严重违纪违规的案件与土地有关。
“15号令”将违法占地问题直接与地方官员的“乌纱帽”连接在了一起,规定了地方土地违法案件达到一定比例时,地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自应该负的责任,解决了过去“集体决定,无人负责”的问题。
然而,实行了1年多的“15号令”并没有直接导致官员被问责,而是引出了一场“约谈”风。
“约谈”本来是在土地违法还未到一定程度,上级土地主管部门给地方官员的一个“提醒”。正是出于保护干部的原则,国土资源部在2009年初的“15号令”执行之年,由部长亲自约谈了9个城市的市长。
当然,“约谈”也很有效果,被“约谈”的城市随即掀起了整改热潮。
但是,在部长约谈后,又出现了派驻各地国土督察局的约谈。现在又出现了省国土资源厅约谈地方市长,下一步恐怕还要有市国土局约谈县长。
国庆长假后的一天,中部某市市长被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约谈,称该市土地违法违规已经很严重,要加强整改。随后,该市市长在本地区召开了工作会议,表示要大力整改。
该市长对记者表示,本该是辅助手段的“约谈”现在成了土地管理的主要手段。“15号令”制定的初衷是确定土地违法行为处分规则的刚性,而如果现在“约谈”成了主流,则并非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负责任的地方政府官员所乐见。
上述中部某市市长表示,2009年地方土地工作特别难做,地方官员们一方面要保经济增长,一方面又要保耕地红线。唯一的出路就是地方挖潜,利用闲置用地。他希望土地管理政策具有刚性,更希望政策制定上要及时、实效。否则大量“政策性违法”难免不了了之。土地管理刚性难以树立起来,“15号令”就难以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