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建设,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信用失落和管理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诚信体系势在必行。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良策。立法先行应是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根本保障。
[1]? 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3](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 张新宝。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5]?(瑞典)汤姆?R?伯恩斯等著。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M]。周长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 ?(美)罗?庞德,沈宗灵。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和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
[8]?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崔建远主编。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940.
[11]?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322-324.
[12]?杨彪。侵权行为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研究[J]。北京:百度文库。
[13]?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417.
[14] ?马原主编。中国民法讲义[P]。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