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我国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有三种: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而言,在仲裁程序和起诉程序中往往有调解程序,但是,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仲裁程序中的调解以及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是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前者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后者由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主持。其次是性质的不同。前者属于非诉讼行为,而后者属于诉讼行为。再次是表现在是否受法定程序的约束上。前者不受程序的约束,后者则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最后是发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后者形成的调解文书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效力。
第二,明确企业调解的适用范围是写好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的前提。根据有关规定,下列四种原因申请人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一是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是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是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争议。
第三,申请人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提出调解申请。以书面形式提出的,应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申请书中要详细载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等自然情况,单位名称、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单位地址等情况。同时应当详尽写明争议发生的原因、争议的焦点、请求的具体事项,以及所依据的证据(包括证人姓名、住处、证据来源等)。
第四,关于时限的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
第五,调解委员会接到申请书后,应当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当做好记录,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调解委员会应当在4日内作出受理或者是不予受理的决定。对于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六,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审结,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