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场景常出现在新户的冷启动阶段,特别是很多优化师习惯广撒网的打法:新户铺广告量,铺素材,去快速得度过冷启动。这个打法本身没问题,并且是有逻辑依据的,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比如小预算、CPA单价高的客户。
例如这个客户测试期日预算就5000,一个CPA考核300,这时候肯定不适合铺个四五十条广告去同时跑,因为单条广告预算分下来就一百多,很容易出现还没测出效果预算就花完了的情况。碰到这种客户你首先得计算出适合的上新数,其次再去筛选优质的素材和定向,做精品测试。
第二个场景基本贯穿我们的整个投放历程。无论是新户还是老户,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新户测试期,好不容易有条广告出转化了,大家第一反应是捧在手心里隔几分钟刷新后台看一眼数据。这时候大家心里会有两个标准:①能花动钱,其次才是②成本达标。
因为其他广告都花不动钱,所以能花动钱的广告显得"格外宝贵",哪怕它成本很高,但是期望它能自己跑下来。
所以就会出现"单条广告花了大部分预算,并且成本高"这个现象了。
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合格的优化师会在投放前做好调研:行业竞品大盘的CTR、CVR、成本线,了解一下对手们大概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样你对新广告的预期才能处于合理的水平线上,下手才能够"狠"。
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个甲方对接人在对接群里斥问:为啥手这么软?要我进账户给你关吗?
当时我觉得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好不容易有条广告能花钱了,就直接给我掐死。
现在终于能理解了,对非潜力广告手软就像是父母纵容孩子的坏习惯,最终是害人害己。
回归正题,如果你的客户预算少,对于超成本且没下降趋势的新广告,下手可以狠一点,因为它不仅浪费了你的预算,也挤压了其他广告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