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广告行业流行师傅带徒弟的制度,广告新人入行之后会有资深的导师带着做项目,针对有潜力的新人,导师通常愿意把自己的手艺竭尽所能地传授给他们,而广告新人也拥有强烈地学习热情;在如此理想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制度之下,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广告人才。
而现在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逐渐消失了,一个广告新人进入公司之后,很难再获得公司的耐心培养、导师也不会有很多精力和时间来针对性培养;更多通常是直接被拉到战场之上、全靠新人自己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领悟和学习。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广告公司的利润越来越低,招来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产出、能给公司带来业绩上的产出,毕竟公司不是学堂、盈利是放在第一位的;在公司要盈利、导师也很忙的情况之下,很难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到新人。
其次,广告行业人才流动性很大,很多时候公司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人,在需要享受成果的时候却被其它公司挖走了。
前阵子跟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聊到人才培养的事情,他说这几年培养出来的比较看好的新人中,竟没有一个最终留了下来,都被其它公司挖走了,这种忠诚度的缺失也导致公司不敢花太多精力和财力全力培养新人。
很多从乙方来到甲方品牌市场部的人,会发现以前自己对于营销的理解是如此的片面,在广告公司经常接触的品牌、广告、创意、social、媒体投放这些仅仅是营销链条中的冰山一角;在甲方市场部经历过一线的市场实战之后,会逐渐认识到甲方的营销工作并不是1-2家广告公司就能Hold住的。
比如针对一款新产品上市的营销工作,前期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价格制定、市场小范围测试等,然后就是产品包装设计、线上线下的渠道搭建、供应链、产品的定位和优化、核心消费者研究等,紧接着是产品的推广、线上流量运营、线下渠道促销、CRM系统搭建等。
而大部分广告公司做的仅仅是产品推广中的部分事情而已,在整个庞大的营销体系当中,广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举足轻重。
因此一家乙方营销公司或广告公司,能否参与到甲方的业务和经营当中来,为甲方的业绩提升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是其能否获得话语权极其重要的要素。
随着甲方营销需求的多元化,市面上营销公司类型也越来越多,比较常见的有“品牌战略咨询、营销咨询和落地、广告创意、Social营销、MCN机构、Digital数字化营销、用户和流量代运营、私域营销”等类型。
这些公司在甲方的营销体系当中分别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而迫于生存的压力,已经有不少公司本身就跟甲方经营息息相关、或主动参与到甲方的业务经营当中来。
比如咨询公司、digital营销公司、私域营销公司就跟甲方业务绑定很深:
品牌战略咨询——品牌未来3-10年的战略大方向,可以帮助制定企业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业务走向。
营销咨询——品牌营销策略和执行落地,以业绩提升为目标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并基于策略开展执行服务,相对来说更加落地和务实。
私域营销——包括用户社群、企微、自媒体阵地等进行私域流量的运营,通常以业务转化、培养用户的黏性为最终目标。
而创意广告公司、Social营销公司、MCN机构等这类型的公司相对来说离业务比较远:
创意广告公司——包括传统4A、本土4A、创意热店等,是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广告公司类型之一;通常比较适合服务那些业务稳定的成熟大品牌,因为这些品牌在没有短期的业绩压力,需要品牌来支撑产品的溢价,而品牌传播可以保持品牌调性和提升用户好感。
Social营销——可以分为社交媒体传播和自媒体代运营两类,社交媒体传播通常包含策划话题和热点、KOL助推、内容种草等,而自媒体代运营则是常见的企业自媒体账号日常运营,比如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账号的内容和用户运营。
MCN机构——MCN机构通俗点讲就是网红孵化公司,其业务跟social营销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不过MCN更聚焦于短视频平台的服务,包括短视频KOL的传播、直播等。
这些公司也是整体营销链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由于它们没有直接跟业务产生挂钩,在市场环境不那么好的情况下,其话语权和重要性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靠后,不过也可以去思考如何跟甲方的业务产生直接的关联。
比如有些MCN机构就在探索达人带货的模式,将自己的粉丝用来变现,并且按照业绩产出跟甲方进行结算;虽然从目前来看,只有少部分头部主播带货效果好,但是非常值得去摸索、且潜力巨大的一个赛道;很多粉丝庞大的达人因为变现能力有限,而不得不停止运营,这是极其可惜的。
由此可见,很多乙方已经努力参与到甲方的业务经营当中来,而那些还在埋怨成为甲方执行部门的广告公司,是否有认真反思和思考过…你提供的服务能否满足甲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