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完成某个行为后,能得到自己一直喜爱的东西,那就更愿意行动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趋利是人最原始的天性。
所以,如果用户按你说的去行动(比如使用你的产品),刚好就能获得自己一直喜爱的某些状态、事物或满足,那你可以去强化并放大这种 “喜爱”,通过趋利心理激发用户向往。
告诉他,在行动后,他就能得到这种 “喜爱”,而且你为他准备的是别人没有的、稀缺的、更甚一筹的。
比如法国眼镜品牌Keloptic的广告就充分利用了这个点,他们以梵高自画像、巴黎圣母院等印象派画为背景,制作了一系列创意广告,不断强化用户追求眼镜清晰度的这个喜爱点:
再比如掌阅之前推出 #阅读的百万理由# 公益读书活动时,邀请杨澜、成龙、郑渊洁、马伯庸等数十位大咖,在传播点上,都是在强调读书带来的美好:
还有之前吴青峰与知乎携手推出六一短片《大小孩》,主题文案就是:
用你喜欢的状态,塑造你更喜欢的,以此激发大家对于这种好奇和童心的向往。
二、消除喜爱——放大损失
同理,如果我们不完成某个行为,就会失去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那我们也更愿意行动起来,因为趋利背后还有一个害怕损失。
面对同等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往往会更令人难以忍受。因为比起收益带来的快乐,我们更在意损失带来的不快乐。
所以,如果用户不去行动(比如参加你的活动),可能会失去自己一直喜爱的某种状态、事物,那你依旧可以去强化这种 “喜爱”,并放大不去完成可能会带来的 “喜爱损失”,加速用户行动。
比如索尼泰国创意广告《女大十八变》,就是一个经典中的王者。一开始,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屏幕外有个父亲带着满脸的感动和怀念在看,而且笑中带泪,看起来非常感人。
而突然,背景音乐停了,旁边一只手递来一张纸巾给这位老父亲,神转折来了,女儿已经 “女大十八变” 到.....不忍直视,看完你肯定会笑抽。
视频在最后点出了sony的广告核心——美好的回忆是值得珍藏的。
很明显,意思就是:不用sony的话,这些你喜爱的美好时光就一去不复返了。
三、强化厌恶——制造恐惧
如果做了某件事,会带来自己一直厌恶的某些场景、事物或状态,我们肯定就不会再做这件事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所以,如果用户不去行动(比如使用你的产品),会给他带来自己厌恶的某些结果,那你可以去强化这些 “厌恶”,让人再也控制不住,迫切地想要完成你想的行动。
泰国人寿保险有一个传播覆盖面非常大的TVC广告《父与子》,也是在制造这种厌恶恐惧:
爸爸从小一直不支持儿子玩音乐,总是痛骂儿子,不理解不支持......在车里他非常自责:
"我需要一些时间来做那些我从未做过的事:更好地照顾他,爱他多一点。"
可就在回忆这些的时候,突然一辆公交车冲过来,从正面撞在了他的汽车上,他死了。而他是去参加儿子音乐演出的。
你品品。围绕亲情入手,剧情很简单,但泰国广告就是总能做到催人泪下,在各个细节的情绪点上打动人。据说,当时的市场效果非常好。
但这种利用强化厌恶的 “恐惧营销” 效果虽不错,一不小心也容易造成负面效果,让人非常反感。
要有度,不要过分去营造恐惧,你的解决方案也要靠谱合乎逻辑,让人感知到它确实可以帮我解决厌恶,而且非常容易。
比如定位于高端商务人士的《经济学人》杂志就深谙厌恶营销之道,它没有直接去说服读者,也没有赤裸裸的吓唬你,而是在广告里巧妙地引起你的 “不适感” :
这是台湾地区最有名的广告之一,它就是抓住父母害怕孩子变坏的心态,采用攻心策略,再加上一系列操作,让父母去认可山叶钢琴,解决他们内心最大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