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通过对比五期“曝光台”内容,我们会发现有不少问题是反复发生,比如窗口服务问题、上班玩游戏问题、公款送节礼问题。这透露出“四风”问题积弊已久,而要纠正同样任重道远,这样的暗访和曝光务必要长期坚持下去。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许多机关“自查”没问题,但“暗访”就有问题,即使被“曝光”仍旧袒护卸责,比如推脱玩游戏的是“临时工、司机”,辩解服务态度差的是“实习生”。无论是“自查”结果,还是“辩解”理由,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从好的方面说,这是一种基于集体荣誉的自我掩盖;从坏的方面说,这同样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四风”恶习。鉴于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四风”的普遍和反“四风”的艰巨,有必要在“软手段”的基础上强化和普及“硬手段”,有必要对顶风违纪者进行坚决查处并予以曝光,有必要在全社会营造出对“四风”人人喊打的氛围。
从广州市的“曝光台”和“回访台”中,公众看到了解决“四风”动真碰硬的决心,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反“四风”正能量,其中既有党委铁面执纪的意志,也有公众积极参与的信心。但是,我们不能够局限于现有的反“四风”方法,特别是在纪委监察机关之外,还需要增设更多的“曝光台”,比如在机关内部、在新闻媒体上、在网络渠道上。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充分吸引媒体和群众加入到反“四风”的行动中,积极发挥媒体舆论监督职能和群众社会监督作用,可以把“曝光台”延伸到媒体和网络上,可以把群众吸引到“曝光”的队伍中。一个可以效仿的例证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的“曝光台”,自9月推出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已经刊登了120余件各地“四风”问题的具体案例。而在我省,广东群众路线网也开设有“广东机关作风曝光台”,同样吸引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
反“四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解决问题方法,既要发现宣传好典型,更要敢于曝光反面典型,要通过创设更多的“曝光台”,最终让“四风”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