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南丁,会有文学豫军吗?阅读《南丁与文学豫军》时,心中一直存有疑问。不过读完之后,答案却很清晰:没有南丁,一样会有文学豫军,但文学豫军的影响和成就可能与今天不大相同。这一样和不一样之间的差异,就是南丁的意义。
南丁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是一定历史时期河南乃至中国文学史的珍贵缩影。他的做人为文从政,不仅闪烁着自身的光彩,也使河南乃至中国文学意韵生动,气象万千。作者赵富海30年的跟踪采访、梳理整合,一方面反映了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同时也集中突显了南丁的文学历程有着文学和文化史上的特殊意义。
南丁是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他对河南文学影响深远,贡献突出。他的文学作品在河南文坛几十年独树一帜。上世纪50年代他以小说《检验工叶英》《科长》成名,80年代以小说《旗》开反思文学先河。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几个时期都有标志性作品,使得他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南丁文集》150万字,半个世纪的创作结集,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评论五卷,几乎将文学门类囊括殆尽。他的作品丰富,饱满,清新,洗练,宏大细腻、敏锐深刻、激情理性结合得好。他的质朴的文学观点——创作要忠诚于生活、忠诚于自己的良心,印证了他对生活和真诚的热爱与期待。他把文学称作精神能源学,认为文学应当开发人们精神中本来存在的能源。一个提供精神能源的人,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精神能源丰富的矿藏。在河南,许多人都知道,看文学作品要看南丁的。南丁一个人的文学史,折射出当代河南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
听从组织的安排,南丁上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后调任河南省作协主席。其间,南丁营造了河南文坛的和谐奋发氛围。团军育人,搭窝下“蛋”,自由创作,春水争流。他为文坛这个“家”选调了众多专业成员。“文革”刚刚结束,整个文学界还在反思、揭批之际,他已对河南作家进行了文学的历练与整合。办讲习班,组织采风,创刊《莽原》《故事家》《散文选刊》《当代人报》《传奇文学选刊》《文艺百家报》,筹建文学院等,并鲜明地打出文学豫军的大旗。南丁开班演讲最精彩的话是:“搭个窝,你们在这里下蛋吧”,“生蛋乎,不生蛋乎,全看你这鸡了”。这些话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南丁“执掌”文联八年,中国文坛少了几部力作,但他成全了一批人的理想,当下支撑河南文坛能拿出力作的人,大多是他主政期间调去的专业作家。南丁甘为人梯的组织和领导情怀为众人称道。他把生命、才华、心血都给了这个“家”,把一大家人中的许多人都培育成了文坛的骨干中坚,名流名家。他也在这个家里从19岁到82岁长大变老。
南丁对文学的判断力和指导力为河南文学立下汗马功劳。他为30多位作家的作品写过评论、序言。他对文艺创作存在的普遍问题有思考,有见地,有引领。南丁的评述,准确,理性,鲜活,有趣。作家的责任和使命,与人民结合,为人民服务,以及悲悯情怀等文艺思想,是南丁六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河南,最有资格评论作家的是南丁,最有责任感的是南丁,最令人信服的领军人物是南丁——这是一个文学旗手必备的品格和境界。
南丁认为,作家最终拼的是人格。南丁自身的人格魅力光华四射。才华横溢又正派善良,温暖睿智又朴实厚道,立言更立德。南丁对文学真诚、挚爱、有责任感,对文学人才热诚、关爱,不遗余力。他总是笑眯眯地对待每一个人,至善至纯。作家们仰慕他的人格而齐集麾下。他用自身的文品人格善政,培育和影响了不止一代作家。河南作家对南丁的敬仰,是对爱惜自己的家长的敬仰,是对良好的文学生态环境的依恋,是对河南文坛温暖气候的珍惜。
从南丁的文学历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文品可以影响人,人品可以凝聚人,善政可以激励人。南丁的个人贡献,不仅在于为河南文坛树起了一面旗,还在于为文学豫军营造了一方土壤,呵护出良好的文学生态环境,使河南文坛葱郁成林,成就了几十年的文学盛事。记录南丁,追溯南丁,是为河南的文学、也为中国的文学镌刻一方特定历史阶段的碑铭,是为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同声相应、血肉相连、忠于生活、奋力拓展留下一幅清晰的前行影像。它丰盈了中国文学的意象,为文学豫军的长久兴盛提供着宝贵的精神支撑。
《南丁与文学豫军》这本书的写法也别开生面,融人物传记、文学流派、学术性、史料性、可读性等为一体,既是文学的也是文化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集中的又是散点式的。作者对南丁的描述,不是一个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广征博引,借许多人的敬畏评说与真情告白有序展开。作者还对河南的重要作家、评论家有以点带面式的描述评点,率性随意而又气韵生动,不拘一格而又文思张扬……写一个人带出了一个时代,将一面旗和一支队伍的相互支撑、互相促进的关系,奋力开拓且时时不忘“老汤”滋养的感恩情怀,将河南作家背负着土地行走、被新时代吸引而又孜孜不倦充满活力的耕耘,作了全方位的扫描与剖析。读来亲切自然,生动直观,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本书让人记住了河南作家和南丁。作者写出的河南文坛的历史与尊严,使你不能不以仰视的心情去思考,去感悟,从而由衷地感慨与感动。从书里我们看到了那么多鲜活可敬的作家,看到了他们艰辛而富有成就的跋涉的身影,看到了文章具有多种写法的努力与可能。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04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