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场“阅读革命”。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这样说,并非为了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而刻意夸张。从历史上看,阅读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由于长期落后于西欧诸国,德国曾被称为“迟到的民族”。但18世纪中叶,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出版业的大发展,德国出现了一场“阅读革命”。人均图书消费量激增,阅读从贵族扩散到平民。到1800年左右,德国已经有一半人口具有基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德国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阅读革命”居功至伟。
人们时常感慨中国缺少创新,并归咎于现行教育。其实,不只是中国,全世界的教育都脱胎于工业化时代,带有大规模标准化批量生产的时代印记。而自由的阅读正是启发性灵,把人从标准化的教育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条捷径。墨西哥作家大卫·托斯卡纳曾感慨地说:“我们已经将学校变成了工厂,大批量产出雇员。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是需要微调,而是需要完全转变方向。它需要让学生们阅读、阅读、再阅读。”
正是看到了阅读对于民族的战略意义,2012年俄罗斯政府提出在国家层面制定《民族阅读大纲》。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几乎历届总统都把推广阅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已经纳入人大立法进程。全国300多个城市有经常性的阅读节、阅读日活动。财政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已经由12个试点城市扩展到12个省区。图书馆拨款连年增长,60万所农家书屋覆盖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对今天的中国而言,“阅读革命”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提升。
作为出版大国,我国年人均读书不到5本,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缺少阅读习惯是重要原因。增强国民的阅读紧迫感是一个重要任务,上世纪80年代之所以会出现席卷全国的读书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普遍痛感于失去了宝贵的读书年华,痛感于中国的落后而渴望迅速改变自身命运和国家面貌。
今天,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也必须像前辈一样,增强阅读的紧迫感,迎接全民族的“阅读革命”。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3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