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5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基层干部为啥易挨骂》的调查文章,记者以自己下基层调查的所见所闻,谈及对当前基层干部易挨骂的思考,认为基层干部被群众骂与上级政策时常变动有较大关系。
诚然,由于信息不对等,上级政策变动时,群众并非完全知情,才会误认为是基层干部故意"刁难",不让自己享受相应政策,才有"围攻"基层干部,看到基层干部"毫不留情、说骂就骂"等问题。但这是不是基层干部被骂的主要原因,恐怕还需有所思考。
笔者从事基层工作时,也曾遇到过一些类似于报道中提及的"政策今年有、明年无"情况,为此也挨过不少群众骂,但论及问题背后的原因,笔者倒认为,基层干部自身其实更有责任。
首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实落地,关键在基层干部是否有力执行。困难群众没在有政策的时候享受到政策,本身就反映出个别基层干部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组织不得力的问题。对每名基层干部来讲,政策可能随着社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升级等原因有所变动,这是应有的意识和觉悟,那么在政策执行上,就该对符合政策申请条件的群众进行深入宣传动员,对一些确实不想申请的应该讲清后果、做好记录,甚至可以签订一份不愿享受政策承诺书,这样一来,群众即便反悔也不可能总是指责基层干部。
其次,一些困难群众过怕了"穷日子",思想上存在一些顾虑,看待问题难免缺乏长远目光,不愿、不敢迈开步子实属正常。基层干部就该在政策执行之初,与困难群众一同算好"成本账",描绘好未来蓝图,着力化解这些担忧,而不是动员几遍没效果就轻言放弃。就拿报道中提及的群众认为搬迁补贴"有猫腻"来讲,如果当初基层干部能够把政策讲透彻,及时公开搬迁所能享受的"福利",再带领困难群众去其他扶贫搬迁地区看看生活的改善与变化,相信会有不少困难群众愿意"先吃螃蟹"。
此外,基层干部也应反思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真的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如果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满足了困难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民主执行、透明执行,相信每名群众心中自有一杆公平秤,不会太过无理取闹。
因此,对"基层干部为啥易挨骂"这个问题,最好的答题人是基层干部自己,不妨少找理由,多反躬自省,或许群众的骂声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