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地处龙泉山脉,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全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处,直接威协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省、市把该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列入民生工程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国土资源局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认真制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一是全面普查,制定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方案。对全市各乡镇地质灾害危险区、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制定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方案。二是广泛宣传动员,提高防灾避让能力。通过深入宣传地灾避险搬迁的目的、意义、资金来源,切实提高社会知晓率和群众参与度。增强被搬迁农户避险搬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他们能及时迁入安全区域居住。三是建立和完善专项制度,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加强市、乡(镇)、村、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防御体系及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层层签订责任书,纳入目标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四是科学编制方案,做好避让搬迁农户建房的规划选址工作。以“政府引导、民办公助、农户自愿分期分批、先急后缓、相对集中”为原则,科学编制了该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实施方案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为完成避险搬迁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多方筹集资金,确保了避让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0年8月20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在连续特大暴雨诱发下,该市丹景乡张家沟村6、7社和平安村2社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灾情,涉及范围约0.5平方公里,约200万立方米土石方向下位移,致使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窑河坝大桥处桥墩出现断裂征兆、桥面拉裂,三岔湖环湖路新民乡接口起点部分发生变异向上拱突,滑坡范围内涉及住户共52户、216人。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抢险避灾指挥机构,迅速开展减灾、防灾处置各项工作。由于该市及时落实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及资阳市委、市政府关于防范地质灾害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做到早排查、早安排、早预警,灾后处置及时,有效地防范了山体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地避让了地质灾害。
针对8月上旬出现的连续强降雨天气状况,市委、市政府三次发文要求各乡镇、市级有关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组织国土资源、气象、水务等部门连续召开紧急防汛会议,安排部署防汛调度和地质灾害防御相关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两次函告乡镇,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做到了“四个到位”:即宣传教育到位、防灾预案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为最大限度减轻这次地质灾害对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奠定了良好基础。
地质灾害防治应重在增强预防意识,建立预警机制,把防灾减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前面,赢得防灾减灾时间和工作主动权,就可以把灾情化解到最低程度。我市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把对自然灾害预报预测、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建立和完善了市、乡镇、村、社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巡查和排查,安排专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并逐一落实防范措施。同时,通过广播、宣传车、标语、画册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普及有关灾害预防、躲避、自救知识,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灾能力。市财政调拨资金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加强了信息员网络体系建设,在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各村(居委会)都建立了信息报告员制度,初步建立了市、乡、村三级信息传达和报送网络体系,确保了上级的灾情预报能及时传达,基层的灾情能及时上报。据不完全统计,自进入汛期以来,我市气象、国土等部门共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30余次,使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雨情水情,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减少人员伤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实践证明,象地质灾害这一类突发事件的预兆和苗头性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的往往是普通群众。在这次丹景乡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前,正是乡村组织排查,当地村民刘毅及时发现山体裂缝、路面拱突,立即电话告知丹景乡国土协管员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才得以紧急组织群众转移,挽救了险情最为严重的丹景乡张家沟村6、7社130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财产损失。
灾情发生后,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反应地救援,应急网络的建立和应急预案的完善是救灾的关键。该市加强了应急网络建设,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应急网络,明确了责任主体,强化了责任意识,做到了反应迅速、政令畅通。面对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市、乡、村干部反应迅速,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开展抗灾救灾。一是成立丹景乡山体滑坡灾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开展灾情处置工作。二是紧急疏散群众,组织乡村干部对受灾群众进行逐户登记,用最快的速度紧急把受灾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避免了群体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三是在滑坡周边设置警戒线,派驻公安干警和部门、乡村社干部实行24小时值守,禁止各类车辆通行,严防无关人员进入。四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动态观测、全面掌握、及时报告山体滑坡演变、位移情况,组织村组干部扩大山体滑坡周边的排查和搜索范围。五是及时开通临时交通便道,增加新民乡至三岔镇的水上通行班次,组织党员对灾情区域内电力设施进行全面抢修,切实保障了当地村民出行和物资运输。此次地质灾害,由于该市有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网络和预案以及快速反应的联动应急机制,调度有力,救助及时,才把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