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类问题在申论考试中常见的问法一般是谈对材料中某一句话的理解,对材料中某一现象、观点、问题的看法,或者是对根据材料内容谈启示等,在考试中常见的就是这三种问法。其实应对这三类问法最本质的方法就是去材料中找所有与作答对象相关的内容。
综合分析作答必须严格按照审题、找点、加工、书写的顺序来进行,想必一些有复习经验的同学知道综合分析的答题逻辑是总分总,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但大家千万不要按照这个框架然后去套材料,这种答题方法往往会让大家迷失,一定是先审好题,审完题之后去材料里找要点,然后把找到的要点按照总分总的逻辑加工,最后呈现在答题纸上,换句话来说如果大家认不清答案要点的逻辑,只是把要点找到,也是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分数的。
在答题过程中,第一步审题至关重要,要知道围绕什么去材料中找点,而在审题这一步抓准作答对象最大的障碍就是解释一句话这种问法,由于句子相对较长,作答对象确定起来比较难,例如:2018年国考市地级中题目: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比如2017年国考副省级中的题目:"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鈥標�櫟囊庀螅拍茏钫媲械靥逦兜解�樔邂�欀�樔徕�櫋�"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比如2017年市地级中的题目: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这种解释型的综合分析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2018年市地级题目关键词显然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2017年副省级题目的关键词是"水,儒,柔",2017年市地级题目关键词是"城市水系","城市指纹"。
审好题之后下一步就是围绕这些关键词找点,找材料中所有和他们相关的内容,现状,影响,原因,对策等都找,注意在找点时要抓关键,能用一个关键词不用一个短句,能用一个短句不用一个长句。提炼出要点核心信息之后判断一下哪些是观点,哪些是分析,哪些是对策或结论,按照总分总的逻辑加工即可。
解释型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长句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句子中的主语,如果句子中有被双引号引起来的词汇大家一定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