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南京、浙江等地发出的捐赠抗疫物资,陆续抵达德国,并紧急转送至海德堡。清单上,受赠方一栏填写着"托马斯路拉贝""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等。
托马斯路拉贝,是《拉贝日记》作者约翰路拉贝的孙子。而约翰路拉贝的名字,在南京妇孺皆知,他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与其他国际友人共同建立国际安全区,收留和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他留下的《拉贝日记》,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他留给南京的这份恩情,83年来也一直被铭记。
疫情发生后,3月中旬,他的后人托马斯路拉贝医生向中国驻德大使馆求助,提请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他及其所在医院提供一种中国生产的药物。对这份恩情的回馈,也由此开启鈥斺�斨泄さ麓笫构荨⒐ば挪俊⒄憬≌⒛暇┐笸郎奔湍罟莸雀鞑棵懦雒嫘鳎憬⒔蘸凸愣鹊囟嗉乙┢笠步艏倍保唤鍪抢匆缴璧囊┪铮笈柙目挂呶镒室脖唤恿椭梁5卤ぁ�
某种程度上,拉贝当年写了个以"救助"为主题的《拉贝日记》,而中国人如今又"写"了一篇"回馈拉贝日记",主题则是"援助"。贯穿其中的共同主题,则是人道主义。
这种跨越种族与国别的"人道主义",在此次疫情中四处可见,合起来也成了抵御病毒的精神城墙鈥斺�斢幸陨锌耷角拔泄钠淼唬�"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日本义援,也有中国对日本的回赠,且以"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为和。而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各种物资捐赠和医疗援助。
对于拉贝后人的接力援助,显然是这些国际援助中很"特别"的一例,其中有沉重的历史记忆,有延续了83年的国际友谊,有对中国人民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与感恩,也有对其身处困境的子孙的关心与惦念。这其实是两种人道主义跨越83年的"应和"。
"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拉贝、中国人、拉贝后人的情感联系,是对中国对德义援这句寄语的最好注解。这些情感关联汇在一起,合成了一本厚重的日志,从头到尾都写着一个大字鈥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