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当今发展的大趋势,如何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这二者的关系?
王征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粮食生产与市场供求的关系。农业发展,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历来需面对市场和气候等众多不确定因素,但保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仍然是人们的普遍期望。从目前的粮食供求总量看,似乎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但从粮食供求的地区结构和品结构看,情形就没有那么乐观。近两三年情况是,国际市场大豆和油料涨价,国内食用油也只能跟着涨价;大豆涨价,豆饼就涨价;豆饼涨价,饲料就涨价;饲料涨价,肉禽蛋奶也得跟着涨价。这是在我国某些农产品产能不足、自给率下降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二是工业化与农村土地的关系。工业化发展除了将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外,还将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就业,并必将逐步占用农村土地,这是符合规律的。长沙在工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既要关注耕地减少的量,又要注重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否则,我们将难以保证工业化快速发展中的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耕地的日渐减少使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它的珍贵。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要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
三是城镇化与农民转市民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城镇扩张是一个快变量;而乡村消亡则是一个慢变量。并行不悖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就要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并为陆续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逐步转变为市民创造条件,不能出现农民“被上楼”的现象。实际上,农民要转为市民,就必须在城镇拥有相对稳定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实现真正自由的迁徙,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全社会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制度相同、水平相当、可异地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长沙要加大力度建设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步使其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这是农民转为市民的最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