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此次《规划》站位高、覆盖广,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道路,而且我国老龄化在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文化传统都有优势。
@人民日报:《规划》的出台,更是我国首次对养老问题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银发经济"提质增效和长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市场发展注入了强大推动力。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吴帆:《规划》提出了应对老龄化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并从五方面提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抓住了关键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
@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陈功:这个规划就是跟以往所有养老文件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从老年人、老年工作、老年事业的角度来做规划,它是从整个社会,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转向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大家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
@央广网:《规划》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7.9%。人口老龄化问题既成了民生问题,也成了经济问题,是否能够有效适应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了政府未来要面对的问题。为此,近期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出台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它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指导性文件。对此,你怎么看?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指导性文件,是一个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文件。《规划》对今后各行各业适应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提前布局,适应未来变化发展;对国家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适时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对广大民众预判未来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并作出准备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一《规划》存在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活力。《规划》强调要进一步发挥老年人口的潜在优势,特别经验优势,让老龄人口以多元的方式参与到经济活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老年人退休之后无事可做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2.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也会伴随劳动力减少的难题,出台《规划》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既包括充分挖掘老年人的经验优势,也包括发展老年人服务业,这些都有助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和高质量发展。3.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群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规划》强调要发展银发经济,完善老年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这能够为今后老年人享受更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
因此,为了促进《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落地,更好实现《规划》的目标,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当聚焦全民意识提高和全社会自觉参与,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2.应当抓住机遇,发展银发经济。着力推动增加为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比如,开发适老生活用品市场,促进养老服务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等等。3.优化人力资源的供给。这其中既包括未来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也包括为老年人提高服务的人才队伍。4.做好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提高民众养老的经济能力。我国老龄人口众多,受制于传统文化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机构养老比例低,居家养老比例居高,这就需要我们增强个体家庭收入,提高他们的赡养能力。5.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养老方式的多样化。我国地域辽阔,民众的养老观念也千差万别,为了更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养老方式共同发展,比如,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养老、互助养老。6.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养老氛围,以此提高老年人群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利用好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的宣传教化作用,引导公众关注老年人群的生活。
我相信,通过以上措施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保驾护航,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够得到很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