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性别特色和人为的性别区分给女校、女院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吸引了更多好奇的目光去探究“女儿国”的奥秘。
上海师大附中张正之校长曾担任过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校长,他认为,在女校的女孩子更加自立自主,个性特长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女中的发展也是顺应了现代社会女性地位日益提升的形势。不过他表示:“女中和高等女子院校不一样,女中是基础教育,而女子学院偏重就业培养,择业时增加竞争力。女中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与社会发展、教育体制、高考制度等等都有关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1级的王欣高中时就读于市三女中,她觉得在女中的学习生活有利有弊,“一方面锻炼了女生独立自主,独当一面的能力;但另一方面,毕竟社会是由两性组成,作为小社会的学校里两极缺一,总会有不平衡。”谈到女校教育对自己的意义,王欣表示,使自己思维面更广,思维方式更变通,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相对强,还有就是“气质好”。
女子教育在上海受到不少家长的追捧,有的家长是为了女儿“在这里接受贵族气息的熏陶,将来钓上金龟婿。”而更多的把女儿送进女中的家长,则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在只有女孩子的单纯环境下安心学习,不必过早陷入男女问题的困扰。
张正之认为,完全由女生构成的学校,处于男女生隔绝的环境,在非常态下成长,这些女生心理的发展与混校生相比会不一样,进入大学后对男性的看法也会不一样。并且女性在逻辑演绎方面的能力相对不足,在男女混中可以得到男生的帮助,进行两种思想的碰撞,提高自己的理科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不选择女校的家长也有他们的道理,“学习环境中有男孩子也很好嘛,可以各取所长、互帮互助,不是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吗?”
针对一些家长把女儿送进女中,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不必过早陷入男女问题的困扰,上海师大教育科学研究学院专门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周家骥教授说:“学校里没有男生就可以杜绝早恋?我看未必。”
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女子文化学院,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根据女性的特质进行了调整。女院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本科的学位基础课,但和一般的中文系不同,比较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提倡在感悟中汲取知识,增加女性作家和女性角色的介绍,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眼光打量作品。针对女性逻辑抽象能力方面的欠缺,学院还增设了语言叙事逻辑,培养学生以缜密的思维从事文学写作。
女院也很重视性别意识和妇女理论教育,女性学、家庭伦理等课程告诉女孩子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保护自己,如何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更大的社会竞争力。
但针对女院的这些特色课程,周家骥教授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特色课程同样可以对其他专业开放,似乎没有必要为加设这些课程专门开设女子学院,更像是注重于职业培训。”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的家长也持同样观点,“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我女儿的偶像是谢希德。女儿应该接受综合性的全方位教育,不必将过多精力放在家政礼仪的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