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上车到桩考,教练总共没教过我多长时间。”山东一位消费者向本报反映,他练桩的时候,竟然是23个人共练一辆车。第一天,他中午13点去的,一直到18点,5个钟头的时间,他就动了5分钟的车。这个时候,他才了解到这所驾校的情况:一所驾校竟然就3辆车——两辆练习用,一辆考试用。
不仅车少学员多,而且教练还很少施教。整个练桩过程中,教练总共教了他这么几句话:“这是一挡,靠到边推上去;这是离合,抬脚就走。好了,你给我慢着点。”然后教练就一边喝茶去了。
以上消费者遭遇的问题,反映出驾校师资比例“僧多粥少”和驾校行业良莠不齐的现状。
目前,各地驾校的数量不少,但小、散、弱的特点十分明显,除个别几家稍具规模外,大多数只有两三辆教练车、三四名教练。一些唯利是图的人,甚至购买或借来即将报废的二手车,雇佣没有教练员从业资格的司机,再随便找一块空地,便堂而皇之办起所谓的驾校,从中牟利。
就以驾校行业还算比较规范的北京来说,目前共有100多所驾校,规模大小各异,服务水平也有高低之分。在这100多所驾校中,真正具备相当规模的只有22所,即拥有法培资格、计时刷卡大厅、训练场、考试场的驾校。而其他驾校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很难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其实,一家驾校一段时间内最多招多少学员,一辆教练车配备几名学员,都有明确比例。但受利益驱使,很多驾校盲目招收学员,人招多了,教练和教练车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只好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人合练一辆车。结果,一天中在车上练习的时间非常有限,经常连半小时都达不到,学员的大部分时间在闲聊中度过。
为了保证学员在驾校能够学到必要的驾驶技能,国家规定了学习驾驶本的课时。尤其是理论课考试过关后,桩考和路考则是考验学员真实技能的关键所在,但如果按国家规定的课时严格培训,驾校的营利空间太小,因此,驾校行业出现了学时严重缩水、克扣油料的奇怪现象。以考取C1驾照为例,国家规定有86个必学的课时,但是,许多驾校课时严重缩水,更因为几个学员一辆车,导致很多学员甚至上不够一半的课时。
重庆一位消费者向本报投诉称,他选择当地的长征驾校,是因为看了该驾校的宣传:“长征驾校,高校师生的贴心驾校,不满意退费”,并称其拥有“百余辆教练车”等。但当他报名开始理论课程的学习时,工作人员却只给了两本复印的资料,让他“自己看看就行了”,从未安排过培训学习。当理论考试通过后,这位消费者多次打电话预约学车,对方均以“考试的学员繁多,安排不过来”为由拒绝,最后好不容易开始练桩了。他才发现,总共只有一个教练、一辆车,在大学城虎溪水塔旁边一块农田空地上摆些简易工具练习。条件简陋不说,不管是普通班还是贵宾班的学员,每次学习时少则8人一起学,多则十几个人,种种情况与当初承诺大相径庭。
而且让这位消费者和学友们困惑和不解的是,没学几天,就被要求桩考和路考。他说,在驾校每天只学习不到两小时,每人每天摸车的时间也就二三十分钟,方向盘还没摸热呢,即使拿到驾照上路,咋能不成“马路杀手”?这样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不负责。
广州市刚拿到驾照的张先生,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开车不怕交警查了,手里有驾照了;发愁的是自己是几斤几两心里很清楚,要是真的开车上路,他自己心里根本没底。
由于平常工作忙,张先生没多少时间练车,但依然靠关系,“顺利”地拿到了本。“到驾校学习谁不想早点拿到驾照?”张先生的话是很多学车的人真实写照。
正是因为这些学车的人,“只求拿证、不求练习驾车技能”等不正确的学车观念和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驾校弄虚作假现象的滋生。
有了这样的心理需求,一些驾校也就打出了“包拿驾照”的招牌。“拿本周期短!”、“一次通过率高!”成了他们招揽学员的广告宣传语。只要交了学费,只要学员愿意,即使不来学习,也可以让你参加考试,至于以后上路出了事,那就与自己无关了。
一些驾校甚至表示可以找别人代上法培课之外,还提供了更好的建议:“一些考点门口有‘黄牛’专门帮忙做这些事的,给100块钱就全包,驾校不干涉。”对于不上课能否通过理论课考试,这些驾校表示理论课都是“一学就会,看看书就行”。
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潜规则并非只在小驾校身上发生,一些大的驾校为了生存在无奈中也选择了此潜规则。驾校通过教练给学员暗示,如果担心自己在桩考、路考等方面考不过,就尽早缴“保险金”。考试时,尽管学员要按指纹在摄像头监控下考试,可是,驾校依然有办法暗箱操作,找“枪手”替考。
作为一个特殊的技能培训机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开业条件》《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法律法规对驾校的许可、培训、考试及发证等形成了一套严格完整的管理体系。但从实际看,能够完全按规定进行培训和管理的并非多数。
要解决驾校问题,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一方面要进一步严格培训阶段的监管,下工夫提高培训质量;另一方面,还应严格考试审批和发证。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驾校总体服务水平,还需要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构建权威的汽车驾校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