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5时多,一位白发苍苍的70岁老人在椒江公安分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忧心忡忡的来到了12315申诉指挥中心办公室,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为其主持公道。老人姓张,家住椒江区中山小区,据老人陈述:6月29日当天,有一贵州籍男子上门来推销“广州知心堂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名叫嘉福临蒜氨酸的保健品,并声称该产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诸多疑难病症,这一席话正说中老先生心事,家里患病多年的老伴正被高血压等许多疾病所困扰,于是老先生不假思索的掏出3180.00元买了该产品。然而使用了六天,老伴不但病情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出现了便秘、头昏目眩、四肢乏力等不良症状,直至送到台州市中医院进行了及时的就诊,情况才得以好转。
为此,张老先生借助于公安部门的力量,好不容易找到了当时的上门推销者邓某,邓某也表示愿意退款,但以暂时没钱为由,始终没有兑现。无奈之下,张老先生想到了椒江工商部门的12315指挥申诉中心。
中心工作人员受理该申诉后,认真听取了双方的意见,被诉方邓某称目前实在没钱,但答应三天后一定退还款项,可张老先生认为被诉方并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如果一走了之的话,他将一无所获,因此要求今天就予以退款。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直至到了下班时间,双方仍旧处于僵持状态,中心工作人员始终咬紧牙关不放弃努力,直至下午6时35分,被诉方终于松口答应当日先付给张老先生1000.00元,剩下的款项于10月20日前付清。10月18日上午,被诉方将钱如数退还给了张老先生。张老先生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并称12315是他们真正的好“娘舅”,是一个真正让老百姓说理、为老百姓办事的地方。
椒江12315申述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张老先生在没有仔细辨别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就轻信了上门推销者的不实宣传,购买了所谓包治百病的保健产品,差点酿成严重的后果。
此经历值得广大消费者引以为戒:其一,一定要区分保健品和药品两者之间的不同,法律规定所有的保健品都不得宣传疗效等涉及药品功能的用词,一旦使用了这些用词就构成了违法,也就是说,一旦保健品用了药品的宣传用语,就一定是不规范的产品。其二,目前上门推销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既有质量可靠的,更多的则是质量低劣,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这就要求消费者擦亮眼睛,仔细加以辨别,以防上当。其三,购买了上门推销者的产品后,一定要索取购物凭证及推销者的可靠联系方式,查看并记录推销者的身份证明和经营资质等,以便日后维权之需。(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