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汽车油耗不再由厂家说了算,而有了统一的检测标准。这个消息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买车时对油耗的参考有了依据,不必一味听信厂家公布的理论值。然而,《规定》出台后,也出现了质询的声音:这个由指定机构统一检测的“实际油耗”,是否客观真实?能不能成为消费者选择车辆时对油耗值考量的可信依据? >>>科技部部长万钢:新油耗法规即将推出(视频)
记者从4S店了解到,有90%以上的购车者会询问车型的油耗问题,却有不少消费者往往忽略销售方提供的理论数值与实际油耗的可能差,这也让行业内慢慢形成了理论油耗不可信的“潜规则”。
车主汪先生向记者反映,因为爱车的实际油耗与理论油耗差别太大,一气之下,曾将购买不到两个月的车转手卖出。“当时购买的是新上市的车型,因此只能听取厂家给出的理论油耗数据,本以为相差不会太大,但实际使用后,两者竟存在一倍的差距,让人接受不了。”他还表示,自己找过经销商也向厂家反映过,但得到的答案不尽如人意。很明显,无章可循是消费者的诉求得不到响应的最大屏障。
几乎所有车型都在说明书上标明了油耗,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实际行驶的油耗要远远大于厂家所宣称的油耗数值。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容易被忽悠,购买的“低油耗车”,实际上相对费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杭州本地市场上销售的上百个汽车品牌中,绝大多数汽车厂家都只提供理论上的“等速油耗”。大部分销售人员基本上也会告诉购车者,提供的仅是理论油耗,而实际油耗会因天气、路况、驾驶习惯等不同而有差异。据专家介绍,所谓“等速油耗”,几乎都是汽车厂家按国家标准规定,让车辆在平直路面或在底盘测功机上保持匀速,通过专业方法计算出来的,而人们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很难遇到相同的行驶状况,往往与实际油耗差之甚远。
在媒体工作的李先生最近刚买了一辆北京现代1.6L手动型伊兰特(图库论坛)。他告诉记者,选车时,最看重的就是燃油经济性。但是,毕竟在车行试车时因路程太短,想一下子就了解是不是省油不容易,所以实际油耗怎样一时很难知晓。李先生最后咨询了身边购买过同车型朋友的用车情况,最后做了购车决定。“其实我也知道,就算我咨询了朋友,他们不同的驾驶技术其实是影响油耗的,也只能做个参考。”
许多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他们买车时,销售员往往会夸大汽车的节油性,然而他们所提供的油耗值却往往不值得信任,所以他们大都从老车主那里了解汽车的真实油耗。而如果有权威的油耗评价,他们觉得就直接多了。
赞成真实油耗标识的不仅是消费者。采访过程中,大多数汽车经销商也都表示赞同,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杭州一家东风日产4S店的销售经理戴先生认为,抛开厂家的理论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别不说,就算是从销售和管理的角度来说,以前的数据提供出来,消费者会觉得对车行的品牌和可信度要打折扣,销售员要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关于油耗的问题,往往只能按照理论油耗去回答,消费者是必然要怀疑的。戴先生认为,如果明年新车统一贴上油耗标识,起码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减少他们的顾虑。
近些年来,无论是小排量经济型车,还是大排量车,几乎每一款汽车产品,厂家都会针对其节油性能大做文章。但是,从来就没有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来提供车辆油耗的真实数据。
此前,中汽协曾首次发布984款轿车的真实油耗。结果显示,部分车型的实际油耗明显高于厂商公布的数据。而在这次工信部颁布新规定之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曾制定《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明确建议各厂家主动标明油耗水平,但由于缺乏强制力,汽车厂家并没有执行。
“由于没有统一的油耗检测标准和专门的监督机构,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大多数汽车厂家在公布自己生产销售的新车油耗水平时,都有水分,公布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对自己十分有利的理论油耗或等值油耗。”资深业内人士张先生分析,受惠于政策发布与行业检测的双管齐下,将使得公众在买车时获悉车辆真实油耗的可能性不断增大。
宝马杭州宝荣4S店市场部的陈小姐提出,标示的油耗要想让人信服,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流程和有效的监督。
按照新的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应按照相关规定,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燃料消耗量检测,获得燃料消耗量数据。但到目前为止,规定并未明确指出所谓“指定机构”将会是具体的哪家机构。
“油耗跟道路状况、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怎样才能用一个客观的数值来准确地标出每款车的油耗?如果不能够让大家信服的话,出多少规定也只是一纸空文。”杭州康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吴经理也对实际油耗的测算标准提出质疑。
对于检测标准如何制定,汽车业界有舆论认为,汽车油耗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测算起来并不简单,要取信于公众,最重要的是确保检测系统和标准透明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