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级劳动保障、人事部门、人才劳动力交流机构要以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困难群体为重点, 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大力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就业能力。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人力资源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强化培训服务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面向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2、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选择用人单位急需短缺职业,面向有求职愿望的失业人员招生,委托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集中职业资格等级培训,为劳动力市场储备技能人才,供各类用人单位选择。培训费用由就业培训基金中给予补贴。
3、继续开展创业培训,发挥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各级劳动保障、工会、团委、工商、妇联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宣传创业培训的重要性和意义,使有创业愿望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人员参加创业培训。要加快创业培训教师培养,提高培训质量。要将创业培训与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紧密结合,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一条龙”服务,营造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良好环境。
4、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要调查摸清两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根据农村劳动力的不同需求,结合实际,有组织地开展季节性培训、定点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等灵活多样的简单实用性技能培训。对外地来我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各用人单位在上岗前要对其进行岗前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等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