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办不成的事"?按照工作人员的解释,即"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办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到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遇到工作人员怕担责、不作为、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的情况"等。对群众来说,在常规窗口办理业务受阻转而寻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相当于多了一条救济渠道,业务办理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升,诸多鲜活实例确实佐证了该窗口存在的价值。
"办不成事"窗口的给力值得点赞,但是原来的窗口为啥失效,也需要一定反思。细观当前的营商环境,最大的掣肘可能还不是政策制度,而是办事人员。办事人员存在的价值是解决问题,因为缺少担当精神和能力,很多时候自身成为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不了问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要承担起监督职能,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项进行倒查,让政务"好差评"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当然"办不成事"绝不是特权窗口,并非所有"卡住"的事情都可以解决,因为有些事本就是不能办的事。能办的事坚决办成,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
"门好进""脸好看"的最终目的是"事好办",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正是达致这一目的的补充手段。期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做得更好,更期待能通过它倒逼常规窗口转变服务作风、提升服务效率。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现在没有哪一个地方不重视营商环境,不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出制度安排。在营商环境上,但凡有好的做法,都会被迅速借鉴。可以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地方设立类似窗口。一个理想的"办不成事"窗口,应该是"反映窗口""收集窗口""办事窗口""监督窗口"的叠加。"办不成事"窗口不能满足于办成事,要主动彻底查找问题,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从根本上实现"办好事、事好办"。
因而从治本的角度看,"办不成事"窗口不能只发挥针对个案的"办事"功能,还应该当做一种调研和反思窗口,把遇到的各种疑事难事分门别类,搞清楚每件事遭阻的原因是什么,疏通制度性的办事渠道。该完善流程的完善流程,该进行追责的进行追责。让今天在"办不成事"窗口办成的事,明天去正常的业务窗口也能办成。
@网友:希望办不成事窗口 能让事情更简单 更快捷 ,最终不需要办不成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