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材料的特点。从篇幅来看,申论材料一般字数在6000-8000字之间,这是根据考生的阅读时间以及内容展示需求决定的,常人一般的阅读速度在300字/分钟左右,因此7000字左右的篇幅的阅读及梳理大致用时在30-40分钟,刚好符合时间限定,剩余的时间则进行答题书写。从内容来看,申论材料一般具有主题多样但话题一致的特点,主题多样即每一篇材料都有自身涉及的确定主题,不同材料主题不一,因此给人的印象是申论材料比较散;话题一致即所有材料往往涉及的话题只有一个,了解这些特点我们在进行阅读理解时能够从浅层次上确定方向。
二、认清材料阅读的能力定位。材料的展示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读不懂、理不清,必然会影响着后续答题,这之中就有对材料整体及微观脉络梳理、对段落重点信息内容掌握的基本需求。阅读理解能力看似高深,实则简单,说到底就是考察我们对一篇材料的划分部分、总结段落大意、提炼关键词等小学基础能力,但由于给定材料内容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导致产生诸多障碍性因素,最终使我们只能将注意力放在专业术语解读、单句内涵的理解等方面,而丧失了对材料的宏观感知和把握思维。
三、掌握材料阅读的技巧方法。为了更全面准确的读懂材料,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需求,考生在进行材料阅读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建议着手,将之当做辅助性阅读的技巧,灵活运用在自身的阅读过程中。一是利用关键词法应对微观阅读,在进行片段梳理过程中,可采用关联词、高频词等方法帮助自己快速的定位文段中所侧重的主要信息;二是认清材料类型来调整阅读方式。从类型划分来看,材料大致可分为案例型和理论型,针对案例型可以大致了解经过,节省时间,重点看案例反映的社会问题;针对理论型材料,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磨,深入挖掘其中透显的关键信息。
四、做好日常的积累训练工作。为了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不仅要在答题过程中不断的验证和积累,同时也要在日常做好思维训练和素材积累工作。一方面,要以真题材料为出发点,反复不断的进行研读,力求从中挖掘材料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还需要养成浏览新闻、时评的习惯,在日常阅读中训练语言和阅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