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是在概括基础上的分析。而分析要基于材料而不能脱离材料。很多考生在做综合分析题的时候往往只顾着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答题,而忽视了材料的内容和作答要求的指引倾向。题目要求你回答"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以及"你认为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等等。
一般都会要求答案呈现要全面、准确、符合逻辑以及200鈥�300等字数的限制。我们看一道真题: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失败指人们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必须依赖大众媒介等专家系统才可以实现,主要表现为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等因素导致人们对权威的期待,对人们自主选择能力带来冲击,容易使人迷失。因此,需加强科学引导与鼓励居民个性、创新,避免"预先失败"。答案虽然要求回答"预先失败"的含义,但是在作答的时候,不能简单就含义而答题,保证全面的前提下要做到内容的完整性。这个答案的基本框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进行梳理的。事实上,我们的答案往往就要追求这种完整性。
在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要求对材料中包含的要素、现象、观点或具有特定内涵的词句,进行全面、深入的辨析,并对辨析的结论进行综合的评判,最终根据材料内容得出合理评价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 1:根据"给定资料 6",分析吉布提国际自贸区项目(落地)成功的原因。(20 分)要求: 分析全面、透彻,有条理;不超过 250 字。(2018 年山东省 B 卷)
例 2:"给定资料 3"中划线句子提到,"这些大学是在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 分)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 250 字。(2018 年山东省 C 卷)
例3:"给定资料5"中谈到,"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参考给定资料,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20 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 300 字。(2015 年山东 C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