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起,家成了回不去的远方,成了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地方。
虽然在外拼搏的几年,收入渐渐也很可观,但这样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让我时刻都很焦虑。
这样的状态,我的时间产物只有物质,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
我想一个人的时间真的特别地宝贵,那就尽可能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吧!
考公历程并不顺利,由于边工作边备考的原因,外界干扰因素太多,并没有做万全的准备,所以第一次的分数离标准线相差很远。
第二次,虽然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但仍然没有进入大围。
半吊子的态度一直在持续,每次都是信誓旦旦地说要奋斗,但拿起书就开始胡思乱想。
很多原因也跟没有辞职有关系,心里想着这一次没考上也没关系,至少现在的工作还能养活自己。
可以看出,我也不是一个非常干净利索的人,做起事情来拖泥带水,虽然想考公,但没有逼迫自己要一把过。
感觉没有努力,但却又很上进,所以在2020年第三次报考时,参加了网络培训课,并把日常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看书、刷题上。
经历了这么多次,人是会疲倦的,同时也会丧失信心。我开始想要放弃。
2020年初,疫情爆发,我国停止对外贸易往来,公司面临倒闭,我也待业在家。
我的人生遇到了瓶颈,危机感向我袭来,但又似乎是一场机遇。
这一年,我全职在家备考,背书、写论述、搭建知识框架、反思错题、调整策略等,一刻也不敢松懈。
备考真的很累,精神上的疲倦,想放弃,又不甘心,想出去玩,又不敢向别人轻易诉说。
很多事情都是一推再推,不敢轻举妄动,不敢大肆宣扬,不敢开手机网络,生怕受到一丝干扰。
"再等等,再等等,坚持这几个月,很快就过去的,考完了就去旅游,时间不多了,我得加快速度了。"这是我经常鼓励自我的话。
机会真的会留给有万全准备的人,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第四次公考成绩一出,看到自己的名字镶嵌在入围名单中表格式的长方形里,仿佛一切都那么不真实。
最后我在离家不远的单位上班,有人说工资那么低,每天重复枯燥的事情,和之前在外面上班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区别,公务员的工资加上福利,并没有那么低,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旅游、看书。
人不应该只围绕着工作转不对吗?毕竟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鲜活呀。
成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想要侥幸通过,又或者是偷一点点懒,都有可能会全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