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判断这一类题目一般来说难度都不是很大,很多同学并不会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去练习,但是也正是因为"轻敌",可能会导致这一类题的准确率只能保持在中等水平左右,没有没法用这部分去拉高分数;同时近几年的定义判断题目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所以加大了一些难度。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总结一下这几年定义判断的易错点,希望大家格外注意这些"小问题",将题目做的又快又准。
常规的定义判断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都是"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涉及到XX定义的是",所以很多同学做题的时候会有一个惯性思维,就是按照选是题的标准去做选择,但其实现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问法,比如比较常见的选非题:
【例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水利工程的是:
以上这道题就是比较典型的选非题,题目要求选择应该是不符合定义的选项,如果大家惯性思维去选择,那么可能就会痛失一题。
那么除了这种选非题,还有一些特殊问法也需要大家注意,这里选取一两道题目给大家做讲解:
【例2】经济学中,系统内部个别效率较高的组织的出现,会对其他效率较低的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构成破坏或抑制,人们把这种作用称为"顶尖效应"。由于个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顶尖效应"是普遍存在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有助于避免"顶尖效应"的是:
在例2中,题目的问法是"避免顶尖效应选项",而不是哪个体现了"顶尖效应",这种题目就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要求,所以大家需要看清题目的具体问题。
【例3】遵循所含微粒性质的不同,化学物质分类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像例3这一类题,大概率出现在多定义题目一类中,这一类题目的问法并不是简单的符合或者不符合,而是针对定义和选项判断是否正确,这一类题需要同学们认真比对各项被定义项,然后逐一判定。
2、比较专业的定义题目
这一类题目几乎每年都会涉及到,由于涉及到的词条比较专业,所以可能部分同学觉得理解不了或者无法结合到选项。面对这样一类题目,大家可以仔细核对词语与选项来做选择。
【例4】当事人适格是指就特定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的成年人或法人,因而成为受本案例判决拘束的当事人。当事人非适格是指有缺陷的诉讼当事人,这种缺陷是指当事人因与特定诉讼标的没有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关系,既不是该诉讼标的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主体,也没有诉讼担当人的资格(比如失去财产管理与处分权等),对该诉讼根本没有诉讼实施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甲"为当事人适格的是:
A.甲13岁,在放学路上被该校高年级学生乙殴打致伤,甲起诉乙
B.甲与乙婚后育有一女丙,离婚后丙由乙抚养,甲一直未支付抚养费,于是乙起诉甲
C.甲公司进行一项公共工程,路人乙因甲公司施工不当而摔倒,造成右臂骨折,后乙起诉甲公司要求国家赔偿
D.甲公司向乙公司借款100万,后向丙公司购买300万汽车一辆,甲将100万借款作为支付丙的分期付款的头期款,后甲公司破产,乙将甲列为被告
在这道题目中,"当事人适格"就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汇,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将定义中的一些小要素找出来,比如"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的成年人或法人"、"没有诉讼担当人的资格(比如失去财产管理与处分权等)"。接着来对比选项,A选项中的甲不是成年人,不符合题干要求;B选项中的甲是成年人且未支付抚养费,可以成为被告,符合题干定义;C选项中的甲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D选项中的甲因为破产所以失去了财产管理权,没有资格成为当事人。综上,答案选择B。
【例5】斡旋受贿罪,也称间接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斡旋受贿罪的是:
类似于例4、例5这样的题目,就是比较专业的题目,但是只要同学们利用关键词找出一些关键要素,再仔细与选项比对,那么再难的题目也能迎刃而解。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因为定义判断知识点不多就忽视这一部分,应该利用今天说的一些小技巧将准确率提高,为自己的上岸多增加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