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县内转化与外向输出相结合,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一是走县内转化安置之路。青川县通过激活服务业,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用工单位供岗,引导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等方式安置好城乡受灾群众。
青川县激活服务业促进就业,积极支持受灾群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帐篷小卖部、小餐馆等“抗震救灾便民店”。全县已恢复城乡商业网点1473个,餐饮店413个,商贸企业1353家,带动5000余人实现就业。该县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着力安排受灾群众就业。目前政府已提供第一批卫生保洁、治安巡逻、防疫消杀、病人护理、食堂炊事等公益性岗位3805个。同时鼓励县内企业和用工单位提供岗位,吸纳受灾群众就业。目前全县已有川珍实业、蓉成制药等规模企业初步恢复生产,由此至6月25日,县内所有企业在竹园举行用工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对于农村广大受灾群众,青川县引导他们开展生产自救,对未损毁的农作物做到应抢尽抢、颗粒归仓,应种尽种、不留空地。对未损毁的1000万棒段木密植黑木耳、200万袋香菇采取分选、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及时做好土鸡、生猪填圈工作,修补受损的网箱和添加鱼苗,采取补救措施,搞好产业转化。茶坝乡已备好的鲍鱼菇料由于过期不能使用,迅速转化发展鸡腿菇。通过生产自救,既恢复发展了产业,又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是走外向输出转移之路。灾后,青川县采取“四种模式”,组织受灾群众外向输出。政府引导输出模式,紧紧围绕“定对象、拓岗位、强培训、扶特困、促就业”这一思路,认真开展专项就业援助行动,每天通过广播和信息栏目提供各类用人信息。5月12日以来,青川县先后组织到内蒙古、新疆等地考察劳务输出,加强与县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衔接与沟通,确保受灾就业困难人员能够及时走上工作岗位。6月11日,由政府主导,邀请北京东方百盛家具公司、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等50余家企业来青川县现场招聘员工,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6月15日,第一批签约的101名青川受灾群众启程到江门亿都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天龙食品公司正式上班。6月18日,第二批签约的118名受灾群众正式成为广东省东莞市裕元制造厂的员工。7月份,浙江省支援青川县对口就业援助行动全面启动,劳动保障局分二个工作组在全县36个乡镇轮流召开就业招聘会,为广大受灾群众提供上千条招聘信息,上万个就业岗位。目前,用工单位与被输出受灾群众反响良好。
亲友介绍输出模式,部分受灾群众以“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为纽带,投亲靠友找信息,相互帮带谋就业,路子越走越宽。灾后返乡的2.3万名务工人员帮亲带友,共有6300名受灾群众通过亲友的帮助,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新疆、山西等地实现就业。
中介组织输出模式,全县现有各类规范的民办职介机构3家,地震后,这些职介机构积极开展无偿服务,广泛牵线搭桥,共介绍1500名受灾群众外出就业。
能人带动输出模式,严万琼、李景、何仁举等340个在外务工的青川籍成功人士在自己创办或就职的深圳迪尔捷运动器材公司、华润集团、成都仁和电子厂等企业中,先后接纳和帮助安置青川县受灾群众2700多人。
一是调查摸底工作。为使全县广大劳动者尽快走上就业岗位, 加快重建家园步伐,从6月15日起,市、县劳动保障部门抽调24名工作人员分8个工作组,会同全县各乡镇、村组(社区)、居民安置点干部,逐户逐人对18至60周岁的男性劳动力和18至55周岁的女性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愿望、职业技能培训意向进行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利用广播、电视、信息栏、倡议书等多种形式,提供就业信息,大力宣传就业安置政策,消除广大受灾群众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大胆走出去、放心走出去。
二是技能培训工作。为确保受灾群众“输得出、扎稳根、有收益”,青川县把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技能培训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已把灾后劳动力培训工作任务分解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定期进行追踪调查和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培训目标顺利完成。从6月16日到6月30日,对全县290名板房建设人员分5期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后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已走上工作岗位。同时严格落实培训考核鉴定制度、职业资格评审制度和培训中心管理制度,努力规范培训程序和强化培训效果。
三是维权服务工作。坚持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重要抓手,多策并举,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受灾群众务工维权服务体系。县、乡两级都成立了受灾群众务工维权领导小组,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抽调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人员,组建了一支受灾群众务工维权工作队伍,负责调处因劳资关系、合同更改、社会保障、意外事故等引发的劳务纠纷,为劳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各级受灾群众务工维权领导小组办公室都建立了维权服务热线电话,随时受理维权诉求。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维权服务跟踪管理,采取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外出务工人员签订跟踪服务协议书,编织了县、乡、村三级维权网。地震后,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督促万兴广场建筑商四川明星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支付民工工资17万元、青川县职业中学支付民工工资2万元;及时调解、裁决了明达成都玻璃公司、竹园建材厂、乔庄粮站、县电信公司等企业与职工的劳动纠纷,裁决缴纳社会保险费63708元、工资43000元,工伤待遇24630元,确定劳动关系6件。
二是创新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劳动保障、民政、财政、工商等15个部门参加的灾后就业安置协调委员会,各片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协调机构和工作班子,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工作班子具体抓、成员单位配合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在工作运行上,各级就业安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研究就业安置,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形成了政府宏观引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安置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是创新社会帮扶机制。为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在灾后政策补偿、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青川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乡村两级主动承担起帮扶责任,认真实施受灾群众援助工程,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安好后院,当好后盾。先后将310户外出务工家庭子女安排到浙江、山东烟台、广东东莞等地借读。全县共组织286支党员帮工队,帮助劳务输出家庭搞“双抢”,确保了这些家庭农事与务工两不误。
四是创新就业培训机制。大力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了“县内县外一起上、公办民办一起上、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起上”的多元化培训格局。整合教育资源抓培训,充分整合县乡农广校、农科教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受灾群众培训。整合市场资源抓培训,积极捕捉市场用工信息,与用工单位联系合作,定向为厂家培训专业对口人员。截止目前,已与广东、内蒙古、浙江等地的14家企业达成委托培训协议,定向培训受灾群众871人。整合财力资源抓培训,采取政府财政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用工单位集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培训资金,目前已与相关用人单位联合培训受灾群众400余人,提升了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