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工作主要包括: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收集、统计汇总、分析预测和公开发布等环节。各级职介机构要虚心学习借鉴北京市和石家庄、唐山等市的基本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扎实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认真搞好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收集。供求信息调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含各类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等)需求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调查方式主要有日常调查和抽样调查。其日常调查为每月、季分别通过劳动力市场用人和求职登记、各类招工(聘)洽谈会、企事业单位空岗报告、报刊杂志招聘广告等方面,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调查收集信息,建立职业供求资源信息库。日常调查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应作为经常性工作。抽样调查可不定期地开展,其样本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按职业供求分类或地区、行业分类自行确定,扩充于日常调查信息库,提高信息的总量和准确度。
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预测。首先要按照国家关于产业、行业、单位性质和经济类型、职业分类规定确定信息指标;其次要将收集的信息按指标分别归类、统计汇总;第三是对统计结果进行逐项分析,同时进行职业供求状况总体分析,劳动力供求数量对比分析,用人单位需求与求职者素质对比分析,分别列出不同职业供求排行榜,并作出近期职业供求趋势分析和预测预报。
3、及时发布和上报调查分析报告。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要将调查分析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职业需求状况,求职人员状况,劳动力供求状况总体分析,下一个时期(月或季)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与动态。分析报告应力求主题明确、图文并茂、层次分明、内容清晰、分析透彻、预测准确;要通过召开信息发布会、报刊、电视、广告栏等渠道面向社会发布,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以满足广大求职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