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调整的对象都是单位内部劳动关系,但三者在制定的主体、制定的目的和内容、生效的条件以及效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单位行政单方面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规范单位内部劳动者的日常劳动行为,维护单位良好的工作秩序。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效力范围及于单位全体劳动者。它主要是对单位的劳动者作出义务性规定。如果职工违反了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单位有权依照其规定对职工作出相应的内部处罚。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
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是完善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形式。集体合同对于我国当前的劳动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集体合同可以更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对用人单位进行制约,是完善劳动法制的主要环节。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从整体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
制定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单方面的行为,在其制定的过程中,虽然也有单位职工的参与,但是,最终还是要有单位行政方面最后决定和公布,而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则是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规定的内容主要是单位全体职工应共同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工作秩序,就其性质而言,其效力范围只能及于日常管理方面,至于涉及到用人单位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由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进行调整。
集体合同中所规定的单位劳动标准,不得低于劳动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在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时,凡是涉及到单位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尊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当然,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可见,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它们在不同的方面调整单位内部的劳动关系,它们之间又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用人单位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时,凡是涉及到单位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尊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当然,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如果用人单位利用其劳动规章制度的单方面制定权,对单位职工做出有悖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甚至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其内容必将被认定为无效。用人单位只有依法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在规范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