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行业成为最早赶上“互联网+”风口的新兴业态之一。近年来,以P2P、众筹和互联网理财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金融也以互联网为依托加速创新、改造升级。
在19日举行的“2015中国(上海)互联网金融峰会”上,专家指出,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基因,“便捷、参与、数据思维、用户体验”的特色在为金融领域注入竞争动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在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破解居民投资渠道单一、促进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等方面产生了强大的“鲶鱼效应”。
目前,相比其他行业与互联网的“联姻”,“金融触网”在社会大众中早已不再陌生。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一些年轻人的积蓄可能都交给了“宝宝”们,并通过众筹、P2P等,成为了许多项目的“投资人”。
据交通银行副行长侯维栋介绍,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达到了269家,P2P平台近2000家,年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众筹平台总数约128家。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通常包括存、贷、汇三个方面,互联网理财成功分流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P2P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第三方支付挑战了商业银行的汇款业务。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兴起元年,那么经过2014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已经在一年的调整与发展中逐步确立。”炳恒集团总裁苏国美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正越来越明晰——形成了普通投资者、平台运营者、风投机构、融资需求者、资讯服务商等共同参与的多元格局。
在苏国美看来,以“互联网+金融”为特色的金融创新,不仅触动了传统金融的转型升级,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汪活水,更好地浇灌了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之树,为更广更深地开展金融创新提供了全新动力。“阵营更庞大,场景更丰富,监管更上心,投资更高频”,也将会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