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用户需求,给用户良好体验并不是指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前面提到过,我们需要将用户需求和运营目标统一,因为这个符合运营目标的需求才是所有用户的共同需求,也是我们将用户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这个社群的唯一理由。如果无原则地满足个别用户的个别需求,则会伤害其他用户的体验,也会使用户对社群产生怀疑。
一般而言,保持社群的纯洁性是通过制定完善的群规,并严格执行群规来实现的。
群规的制定,一般保持三大原则:拒绝广告、拒绝不合法信息或讨论、拒绝不相关信息或讨论,并明确公布相应的提醒和惩罚措施。各个社群常规针对不相关信息的做法是一次警告,二次移除,也有非常严厉的付费群在公告后不设置警告环节,直接移除的,这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理。
群规制定完成后,更加重要的是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提醒成员遵守群规,以及严格执行。
可以理解,有些运营人员手上可能不止运营这一个社群,有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其他项目或活动冷启动困难的瓶颈,非常希望从已经成熟的社群中给其他活动导流。但是这时候,务必要再三谨慎,问问自己,这个社群的成员,是否真的需要这个活动。
如果有联系,可以推荐群成员参加;如果相关度很小,请不要随意导流,否则运营人员将亲手破坏规则。
无论是在初期拉新留存的困难时期,还是后期优质KOL提出的额外要求,都必须坚定拒绝,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法,可以在群内警告后,私下进行教育说服,或者提供新的渠道和建议帮助有其他需求的用户寻找新的出口,如果用户有什么其他无关社群主题的困惑,可以和运营人员私聊。
如果做好上面几点,只要产品质量不是太糟糕,其实,转化就已经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不过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转化,依然需要对用户进行教育,以及营销活动的刺激。
教育有最有效3个途径:第一是口头潜移默化的宣贯,第二是榜样的作用,第三是产品试用。
第一在日常运营中就要时刻记住这个目标,在和用户的沟通中柔软地表达付费产品的优势;第二则需要请优秀的付费用户配合,一起组织活动,讲述使用体验和效果;第三可以和第二进行结合,组织试用活动,邀请试用员提供体验报告,给予适当的奖品,促使试用员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形成传播。
价格优惠、饥饿营销、拼团邀请都是比较常见的营销活动,这是抓住了用户普遍存在的对价格敏感,对稀缺资源渴求的共同需求。但是,我们也应该仔细挖掘我们这个社群用户特有的需求,创新更多活动模式,或对原本只是单纯价格优惠饥饿营销的活动进行包装。
比如:我曾经包装过一个英语四六级暑期学霸班的活动,学霸班享有暑期特惠,通过测试的用户可以参与,学完有奖(奖状和奖品),本质上还是价格优惠和饥饿营销,但是根据大学生暑假空闲,希望获得认可的特点,包装了这个活动,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效果。
产品和活动足够好,是产生传播的基石,但是自然传播量可能无法让我们满意,那么我们就要给用户一个支点一个理由,刺激用户传播。
给用户的理由通常是优惠和荣誉,前者在活动或购买前后都会出现,后者通常是活动或购买后的标配。传播不仅仅是首次传播,也要不断制造二次传播的机会。
邀请免费、邀请领优惠、邀请领奖品,拼多多的砍价等都是优惠类的传播,已经非常成熟,关键点在于包装一个有意思的主题,降低用户的转发心理障碍。
用户付费后,同样也可以做优惠传播,比如:有餐厅要求用户拍照发朋友圈后给予折扣。
在荣誉方面,可玩的点更加多。比如:教育类的可以组织毕业典礼,游戏类技术类的可以组织比赛,给优秀者发奖状发奖品,即使没有引导,也会有用户转发朋友圈,还可以随机抽取付费用户发一些有趣的具有稀缺性的奖品。对于社群的KOL,或者一段时间内活跃的用户,提供优质内容和建议的用户,可以发放一些稀缺性的奖品。
我过去做活动的时候,最受欢迎的是公司的公仔和小周边,员工笔记本,价值不在于多高,但是外面买不到,可以让用户有一种优越感,进一步加强和用户的情感维系,增强用户的粘性。
社群运营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非常辛苦的工作,也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走心+技巧,是社群运营缺一不可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