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了,北京曾经有个烤鸭品牌非常火,起了个名字”叫个*子“(略去那个字,你懂得),有点色情,又很贴切,因此非常搞笑,一系列品牌传播活动很成功,一时间成为全国级的传播案例,他找我,是想干什么?
“我现在创业,做了一款精酿啤酒,写产品推文的时候,我们一直找不到方向,想请你帮忙!”省去中间沟通过程……总之我接下了这个项目。
你发现没,说到喝啤酒,前几年,我们都在喝某京、某岛、某花、某津、某江。
这几年不一样了,大家开始喝进口酒,16某某,福某某,某熊……比利时的、法国的各种,大家。普遍感觉口感更好,更香,更好喝。奥秘在于,酒发酵时掺了水果、香菜籽等等香料,因此会有这种花样香味出来。
而我要卖的这款啤酒不一样,它是采用的是德式经典的配方,德国人只喜欢用麦芽酿酒,痛恨掺香料的做法,1516年,德国巴伐利亚公爵维尔逊五世甚至颁布《德国啤酒纯净法》,规定啤酒主食材只能用麦芽,其他统统不许放,为的是酿出100%纯麦芽味的啤酒。
其实德式小麦啤酒是啤酒里的老祖宗,后人在它的基础上,加入水果、香料等其他食材,做了创新的酒款。但无论怎么创新,德式小麦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最畅销的酒款之一,口感醇正,好喝,非常经典。
看完这段资料,我写下一句话,这款酒畅销了500多年,你应该尝试一下。理由很充分,因为他经典、正宗,全球畅销了500多年,味道有多好还需要证明吗?
但是如果就这么写出来,总感觉很啰嗦,而且打动力不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话在嘴边,就是表达不出来?我气得锤桌子,却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我想到晚上11点,在桌前苦坐像一尊雕像,却实在没有灵感。我走下楼,绕着周边街道散步,转了一圈还是没想法。我沮丧地走回小区,门卫亭的白色灯光照在地板上,突然,一句话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我赶紧掏出手机,用抢红包的手速,飞快地把这句话敲进备忘录。最后,我把它放在临近末尾的一段,作为引导顾客立刻下单的”秘密武器“。
推文投放的效果好到出乎意料,第一次投放是在一个营销大V的公众号(三个字,以”小“开头),这个号的读者和我们一样,都是营销人,看文章时总会有”职业病“,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这句文案用了什么技巧,那个促销手段是什么原理,总之就不是好好购物的心态,但结果照样卖得不错,支付转化率比以前提高了76.86%!
前一周,我们又投了3个大号,3天赚回营业额35万多,ROI高达1:6以上,也就是投一块钱广告费,能赚回来6块多。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这句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回头做复盘总结的时候,我才发现这种思维,其实就是跨界类比,不信你看——
回到这篇文章开头,我们聊到欧阳靖,说起他大家不熟,但是说起张学友和快乐男声,所有人都懂了,本质上,不也是在用这个工具吗?
经验卷轴、可口可乐、张学友……很多好文案,看起来像是突发灵感,难以学习,其实仔细研究里面逻辑。
其实本质的思路都一样,只是披着不同的外衣出现罢了!
想把产品优势表达得生动精彩,淋漓尽致,我们手里有2把武器:【跨界名词组合】和【跨界类比】
跨界名词组合的思考逻辑:品类名——产品优势——跨界名词,最后,把跨界名词+品类名=好文案跨界类比的思考逻辑:品类名——优势原理类比——跨界名词,最后,用跨界名词类比品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