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潮同其发生的条件和时间、地点等情况密切相关,因为人们对环境透露的细微暗示极度敏感。我们的社会总存在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信息点,但这些正是群体效应的引爆点——“破窗”理论很好地证实了这点。如果一个窗户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把他修好,行人就会以此推断,这是个没人关心、没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无政府主义就开始从这栋楼向相邻的街道蔓延。
在丢书大作战活动中,主办方选择了地铁、航班此类人流密度高的地方进行书本投放,书本的曝光率与流动性都得到较大的保证。另,乘客包含社会多个职业或阶层人群,也就意味着与书本发生的故事将产生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件传播内容源的丰富多样化。如果将投放地方改为医院或菜市场,效果大打折扣可以预见。
而当人们跟风分享到社交网络的时候,为满足“有图有真相”的心理需求,往往会给投放的书本拍照,或与书本自拍合照,众目睽睽之下,这又是一组具有仪式感的且效果不错的二次传播——或许,其他乘客会不约而同投以好奇的目光。
环境威力法则中认为,群体规模的大小也是一个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微妙环境因素,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而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人数不超过150人。多个实验证明如果超过150这个数,群体统一观念、一致行动力就会出现结构上的障碍。
此番丢书大作战活动,也正是由一个个朋友圈、小群体传播,逐渐形成一次高度曝光的营销事件。试想,如果这次仅有微博大V转发,还会有多少人关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