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一句话,商业的本质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制造稀缺性, 所以,如果你有足够的市场稀缺性,用户一定会争相来订阅你的公众号,或者叫争相买你的课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但我希望大家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记住这个词,稀缺性。
我们要不停的问自己:你的公司,你的团队,你的投入,你的资金, 所有的一切是不是都放在了制造稀缺性上?
如果不是,那我们的项目可能不会有太好的发展,稀缺性的一点前提——用新的方式,更好的满足已有的用户需求。因为这些年来基本的用户需求,其实没有多少变化。
第一个例子,滴滴打车。它其实根本上解决的还是打车的需求,只不过他不必站在路边打车了,另外一个用户需求就是,它不止可以打出租车,他还能打专车。
第二个例子,美团外卖。它解决的依然是吃饭的问题,只不过你原来可能要到饭店里吃饭,它现在可以把饭店的饭菜送到家里,它满足的依然是吃饭的需求,只不过整个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前面的问题里有一个关键信息是,这个同学做的项目是父母成长类培训,那么请大家和我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第一次听到这 4 个字的时候,能不能快速的形成一个认知,我马上知道她是干嘛的,如果不能(或者说我们项目里边的人经常需要跟别人解释你在做什么),那说明你的定位需要调整。
因为很有可能,这是我们自己作为创业者内心的那种情怀的东西,包括我看“旭微大学堂”公众号的介绍页面,有一句话叫,足不出户,全家一起读大学。其实将这个需求理性分析一下,它也不是一个特别常见的需求。
接下来我来举一些很清晰的需求的例子,公众号的定位。
比如说有一个公众号叫“我爱ppt ”。他的介绍是热爱 ppt ,擅长 ppt ,愿与你分享有关 ppt 的一切。这个公众号是 3 年前做的。那个时候,互联网上的信息还没有那么多。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我们做公众号也要越来越细分,定位要越来越垂直。
举第二个例子,叫“读小库”,是读库出版社团队做的。它的定位是什么呢?我们把书做好,陪伴孩子长大,也就是说读小库做的都是跟孩子相关的书。
第三个例子,“德鲁克学院”。这个公众号定义非常简单,就是学习实践德鲁克的学说。德鲁克是我们都知道的管理学家,因此这个公众号只是传播实践德鲁克的学说,非常聚焦。
最后一个账号的例子来自于我们学员,他的账号叫“非常土耳其”。介绍也很简单,从 2007 年开始,每天说说土耳其那些事儿。
以上这些例子,大家可能会看到,它都有一个特别关键的词。他们引申出来了新媒体早期的一个定位法则,叫霸词,也是很关键的一条法则。
再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毒舌电影”,他霸的词是电影,“芥末堆看教育”他霸的词是教育,“创业最前线”霸的词是创业,“投资人说”霸的词是投资人,“金融八卦女”霸的词是金融,“读懂新三板”霸的词是新三板,“酒业家”霸的词是酒。
看着以上这么多例子,我想再跟大家强调一件事,早期定位的非常核心的目标是什么呢?成为细分领域里边品类的第一名,你要找到你最擅长的地方,然后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名。
但是因为细分领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说粮食相对于整个的植物领域,它是一个细分的概念。那豆类相对于粮食又是一个细分的概念,等等,会无限的细分下去。
拿教育这个行业来说,一个是细分领域,一个是再次细分的领域。@土肥妈可以看一下,比如幼儿教育英语教育,职业教育,午餐外卖等等,这些都属于细分领域,那再次细分领域可以分成什么呢?比如说幼儿情商练习,旅游口语培训,企业新媒体培训,企业午餐外卖,也就是说每一个品类都可以再次细分。
我们在项目早期的时候,其实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一开始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然后突然发现做的不好,可能又突然会陷入到一种情况,觉得自己不知道做什么,做什么好像都不会成功了。
其实没关系,你只要找到一个你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哪怕从零开始做,做到一,再拓展品类,做到十等等。
再回到今天的问题中,再强调一下那个公众号的关键信息,父母成长培训。
父母成长培训,在我看来有 3 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并没有非常清晰的显性的需求。也就是说,常规来看,好像父母都不是特别强烈的说我要成长一下,需要成长的是孩子,而父母可能会自我成长,但这个好像不太需要培训,也没有一个明显的培训机构。
第二个问题是,父母成长培训这件事并没有进行清晰的边界界定。也就是说,父母成长究竟是哪方面的成长,并没有说,什么类型的培训?也没有说。
第三个,我想强调的是做培训做教育这件事。如果你想成功的话,你需要找到一个非常能够显性的体现学习回报的领域,或者说这个学习有外部压力,因为人在骨子里是不喜欢学习的。
那什么叫显性学习回报呢?我们之前在地铁里边经常会看到一些证书, 1998 元买一个自考本科学历,不管学的怎么样,只要花了 1998 ,买一个自考本科学历,这个就是它的显性学习汇报。
外部压力是什么?新东方靠托福考试,一直走到现在,托福考试,对于大多数想出国的人来说,它就是外部压力。他并不想学托福,但不学出不了国,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培训项目。
我们再进一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我来操作这个项目会怎么办?
首先,我会非常明确的做一个界限的分析,比如说父母成长培训究竟是为了父母, 还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家庭? 如果为了父母的话,是为了哪个阶段的父母,是小孩的父母,已经成年的人的父母,还是年老的父母?
为了孩子的话,是为了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或者沟通,为了家庭还是为了避免家庭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所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需要非常深刻的思考,深度思考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把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家庭这 3 件事再区分开,然后再去做细分。比如为了父母,是学前的父母, 是离异的父母,还是留学生的父母,还是网瘾少年的父母?
为了孩子,是为了练习情商, 为了掌握文艺美术特长,为了学会英语口语,还是为了更好的找工作等等。
为了家庭可以有哪些呢?比如说是家庭理财,还是家庭度假旅行的需求,是代际沟通,还是家族文化传承等等。
所以我们不能笼统的去强调父母成长培训,要把很多背后的事情想清楚。
旭微大学堂公众号的介绍叫“足不出户,全家一起读大学。”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的细分领域(我并不是说这个角度你要做,只是希望你看一下背后的思维方式),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写成这样的话,“专注家族文化建设,每天分享一个百年家族。
这是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也很专业。真正关注的人可能不会那么多,但每一个关注的人背后的身份应该都很值钱,然后他都可能是这个名望比较好的家族。
我曾经在上海与一个特别出名的上海企业家聊天时,他就讲到他在给他自己孩子做这方面的教育,他也希望他自己的家族能有自己的家族文化。
所以这至少是一个非常清晰的点, 如果用我们前面的话说叫已经有的需求,我们用更好的方式去满足一个需求,而不是创造一个需求。
总结一下早期项目快速发展的四个要素,这是我个人的心得。
微信公众号早期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花所有时间和精力想清楚一件事,我们这个项目到底在为谁提供什么样的细分价值,或者叫到底为谁提供什么样的明确价值?
当你项目不是特别强之前,我希望你不要放太多你自己的愿望、情感和期待上去,因为没有人会关心你的愿望,他们关心的是他们想要的东西,是不是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去满足了?
我给大家解释一条原理,企业新媒体的突破策略,在我看来是 12 个字:
我们最新刚刚合作的老师,叫胡俊,他做的一个公众号叫,“旁观者胡俊”,定位是陶瓷营销,从入门到精通。一个专门做陶瓷的公众号, 而且是 to B 类型的公众号,竟然能产生多篇 10万+ 文章,也说明这样的价值,这样的突破策略是对的。
你也可以打开你的手机, 认真的看一下你经常看的公众号是不是都符合这样的策略,垂直领域,细分人群,专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