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平时会去关注一些品牌的内容矩阵,但是看到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微信公众号运营非常精细,再看看相关贴吧,实在做得有点随便。这可能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成本投入运作多个渠道的内容,但是看看小米在相关渠道上的表现,就可以知道差距在哪里了。
有企业一上来就说,我要做贴吧,做社区,做自媒体,因为别人都在做,不做怕错过了红利。但是内容体系不是为了广铺面,而是用成本最优的方式连接用户。为了铺开而忽略了单个内容的精细化运营,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
精细化运作内容除了文字层面,还需要把内容做产品化运营。初始启动,不断迭代,让内容产生价值。这不是排版精美,文字游戏就可以做到的。
(1)内容初始化阶段运营:确定内容来源,控制内容质量
内容启动时会经历初始化阶段,后期会出现需要匹配用户个性的数据化阶段。内容运营就是及时的了解不同阶段的用户需要,配置相应的内容。
初始化阶段中的内容运营策略跟产品启动的策略相似,可以邀请种子用户贡献高质量内容,也可以做规则引导内容产生。初始化阶段的内容对后期内容变化影响很大,一旦“走歪”了,后续调整的难度就会非常大。所以,初始化阶段需要设置好内容的维度,同时用规则跟运营手段把控内容的。
(2)内容数据化阶段运营:让不同的内容推送给不同的人
当内容运营进入到个性的数据化阶段,这就是跟传统小编区别最大的时期。初始化阶段中,小编可以承担填充内容的角色。但是聚集的用户量越来越大,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标准式的内容,开始追求个性化。
就如资讯平台,用户流量越来越大,用户投入的时间在不断被大量为了“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信息压缩,单个用户被太多无关的内容“浪费时间”,只能选择另外的方式去更快获取“我想看”的资讯了。
数据化阶段就是基于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内容,这个阶段还会刺激UGC、PGC产生。这是真正考验内容运营能力的阶段,除了要让不同用户获得的内容同样优质,还需要保证获得的内容是个性匹配的,这些都是大部分普通小编缺失的运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