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行业里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产品经理“一无是处、无所事事“!这是行业最真实、最真实的评价,身为产品小学生更是荆棘满路、步履蹒跚。坦白讲,做地越久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往昔的骄纵也褪去了,剩下的只是些许的平静…
这段时间一直很努力思考一个问题:男女关系。坦白讲,好哲学、好高深的问题困扰着太多的年轻的我们,甚至说有的时候我的大脑也会因此而短路些许。我 试图去寻找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从而化解内心的一丝困顿。可最终都未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但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和理解,当然这些想法都是基于我的老本 行: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眼中《男女关系》大致可以用几个关键字诠释:需求、场景、迭代,对身处互联网行业的同学来说以上三个关键词必并不陌生,甚至说早已成为大家的”心中的痛“。
故事总是这样开始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一起相爱了!不妨试着将故事分解开来看,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
要素一:目标用户——男孩和女孩,请注意对应关系”一对一“;要素二:反馈结果——相爱一起,这一话题依旧存在些许争议”究竟是先在一起才相爱?还是在一起后相爱了?“都值得思考;
任何人之间都必然存在联系,然以直接或间接分之。男女之间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联系,正如产品中的市场和商业环境的分析。需求的产生 无非基于两个基本面:
基本面一:市场/用户的主观需求驱动下游产品方衍生服务;基本面二:产品方主动挖掘用市场/用户需求提供服务;
第一步与市场建立联系,主动亦或被动。产生联系是建立连接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广泛接触目标用户,这样才能激起用户的需要或者挖掘出更多价值性的需求构思出更多价值性的过程。
现实世界中,只要涉及到男女关系,必然也提到两个物质要素:相貌、财富,难免显得有些功利而不近乎人情,以至于让绝大多数人难以启齿。市场环境如此 略显残酷,正式需求驱动了产品方(Provide)和需求方(Require)彼此间的物质回流,且过程中角色之间可能存在转化。需求方可能是供给方,供 给方也可能成为需求方。因而可以大胆断言一个基本事实:男女关系基于一定需求基础之上。以产品需求分析的视角审视以下三点:
1、洞悉需求背景
经典力学范畴内,个人非常喜欢一个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喜欢“这一情感要素必不是无源之水,有必要弄明白其背后的感情基础和出发点。一款产品的动机/出发点必须是单纯的,其表现形式可以不拘泥于世俗。
正如你喜欢一个姑娘,动机必须是单纯的,至于追求的形式怎么样都不为过,甚至说出格些都无伤大雅。其实,单品突破的策略的产品策略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互联行业之中应用的也是非常广泛。搞得最好的要数小米了…想要了解一款产品的好坏,最简单地方式就是”不忘初心“,看一看一个人或一款产品有没有悖 离初衷。
2、区别需求的真伪
古语有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假设你借助显微镜去观察,结果也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从事产品工作的伙伴们都有经验,遇到太多需求方提需求、却不知 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最后需求只能是需求。深入了解对方所需、挖掘其内心的秘密、明确其内心真正所求,或许你会发现用户需要的不是我们所看见的,背后的故事 更精彩、更真实。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姑娘,或许你看见的只是对方的芳容,映射到对方眼中的只会是轻浮,而你也只是一介”好色之徒“。细细体会这份”喜欢“背 后还有些什么,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恭喜你——规避了一次感情波折!;如果让你动容除了一份单纯的喜欢,还有一丝”感动“,同样恭喜你——开启一段新的情 感之旅。
3、追求需求的价值性
除了需求的可行性和真实性以外,价值性才是需求的根本追求。一个毫无价值可言的需求,是否值得可做?还是需要仔细斟酌。产品初期可能大多凭借的是创 始人的灵感或者是营销/运营/用户需求驱动的单向价值实现过程,显得有些激进。产品成长过程中,需求的关键节点应该转向价值主导的需求分析思路。
同样,男女情感大多衍生于感情,基本上是一种非理性的用户行为,不涉及任何价值性可言;而相处晋级到一定层次,感性让位理性,情感回归理性,价值性日益凸显。阶段性衡量感情关系的价值性,从而做出决策:感情关系是否需要升级?
理解需求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产生背景,故事可能简单、直接,可毕竟为需求的存在做了背书。一款产品、一个功能、一个需求只有被置于具体的场景之中才 有意义、价值。事实上,需求源于场景。万事万物都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正如我们年幼时需要上学一样,年长了就该该去工作了,都遵循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规律。
脱离场景谈需求,脱离情景的产品终将走向黑暗,男女之间的感情线有何尝不是呢?大多恋人初相识那时感情炙热,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回归平淡,这种落 差困惑太多年轻人,甚至摧毁了所有。场景是产品经理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借助场景有助于对产品及需求的理解,剖析场景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过 程:
1、应景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么个词语:煞风景!本义是损坏美好的景物,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产品的需求更新并不是简单的罗列,产品的进化更不是简单的样式变更,务必与现有产品框架相协调,尽量消弭那种违和感。
用户喜欢那种自然而然的感觉,而不是玩消失/失踪,让人瞬间剥离原有场景。男女之间的日常生活的相处,彼此之间的言论和行为都需要注意场景,或许彼 此之间会存在互相体谅的默契,但还是要注意彼此之间的交互方式。正如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都是套路!”请不要误解,这不是目的,只是策略。
2、适景
市场和商业环境瞬息万变,迫使产品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哲学上的概念:扬弃。保持原有产品的美好和平衡用户的心境很有现实意义,多维度场景的拓宽 也具有非凡价值。面对市场,一款产品本身表现出来的强大适应能力和具备的自适应特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作用在市场上的要素复杂的让人难以从容。
男女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显然是存在诸多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基本上是无法磨灭的,其实我个人也是不准备这么打算的。起初的缠绵温柔也无法抵御自 身个性的张扬,彼此间的理解和相互适应就是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市场和产品的最佳之间的平衡重来不是眼前的安逸,而是未来的无限可能。
3、远景
谈及场景远不及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歌。映衬产品产品的路径,适应产品的大环境,看见产品的远方愿景。有些人或许觉得,这玩意不是鬼扯吗?产品 的生命周期还不不知道几时呢,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死了。事实确实如此,看不见未来是常事,谁会有知道明天会怎样呢?貌似有点消极,可我想表达的:一款优秀 的产品源于单纯的远景(愿景)!
俗话说的好“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牛氓”!男女之间开始一段恋爱不见得就一定会结婚生子,这也不该是恋爱萌芽期该考虑的,否则反倒破坏力那么一丝美好。一份单纯的初衷,过程中谨记远景,或许你们会走得更远些,超乎你的想象。
一定程度上,需求在形式上驱动了产品的迭代;虽然需求做了应景式的处理,但是经过多次迭代之后,产品形态必然显现一丝丝的异常,这一信号敦促产品的 阶段性迭代升级。产品迭代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丰富和完善,更过多是产品形态的调整,最终产品面向的是用户、面向纷繁复杂的商业环境。单纯的将大量需求叠 加,单纯的压迫式迭代升级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偏离市场和背离用户心意。因此,产品迭代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
1、驱动迭代的导火索是什么?
真正意义上的迭代是有目标的、有原因的,驱动迭代的因素是什么?产品迭代为了什么目标?回到现实,产品工作中很多需求都是老板拍脑袋一时的突发奇 想,直接就要求做了,产品经理很被动。产品的迭代升级经受市场的论证、产品数据分析、用户建议反馈、产品战略驱动综合作用下的科学、合理决策。
日常产品维护优化小幅增强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产品走在一个良性的成长路上。男女之间交流升级,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也逐渐变高,生活琐事——看电影、吃饭、逛街、旅游都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驱动彼此关系的升级。请勿必想明白,驱动彼此关系升级或者是有无升级关系的必要性?
2、迭代的阻碍和结果怎么样?
解决问题可能并不如我们所想那样直接、简单,我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产品需求推动不了:人力资源资源的不足、技术资源的紧缺、人为因素的 干扰…想必各位遇到的事情也都是千奇百怪,其中滋味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面对问题的态度,拖延?解决?无非这两种,大多人面对问题略显胆怯、畏首 畏尾不主动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态度着实让人失望和伤心。
解决问题表现出来的诚意很重要,正式这份真诚加大了问题解决的可能。伴随解决问题随即而来的是解决问题带来的结果,结果可能是好的亦或不祥的。坦白讲,我是不信什么好的结果或者坏结果的,我只认为符不符合时机,也就上文上述的场景。
突然想起经常被问起的一个问题:产品经理是做什么?一直思考如何才能更加直白的表达,让然更加容易理解。产品经理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考者,而这些问题恰恰又是衍生于不同的情景之中。
此次我尝试以产品的概念思考解释“男女关系”的问题,也不是妄图解决身处互联网的小伙伴的情感问题,而是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下产品经理的概念。如果单纯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我想说的是“万物基于产品“!任何事物最终都将以具体的产品形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产品经理就是那个”引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