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时代乃至信息时代的前半段,市场仍处于卖方市场,商家卖什么用户买什么,技术的革新往往能迅速开拓新的获利巨大的消费市场。
信息时代的后半段,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步进入到了买方市场,商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信息越来越透明,产品之间的核心差异越来越小,一个微小的细节点都可能成为提升市场份额的卖点,如手机市场OPPO的快充技术,美图的美颜摄像头等等。
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把人们的时间碎片化分割,用户的使用地点不再局限于PC鼠标前,信息渗透无处不在,消费行为变得移动而分散。
如何更精细的满足用户需求已提升至空前高度。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更多的围绕用户的实际情况和消费习惯展开设计,“场景化”逐渐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
场景化是什么?是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所组成的特定关系。在某某时间(when),某某地点(where),特定类型的用户(who)萌发了某种欲望(desire),会想到通过某种手段(method)来满足欲望。
考虑用户在什么时候会使用该产品,是工作的时候,上班的路上,与情人约会的时候,朋友聚会,睡觉前,还是锻炼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iPad上的视频类应用比如爱奇艺、腾讯视频默认的界面皮肤都是深色背景,而手机版则是白色皮肤,因为在iPad上看视频用户使用时段多在下班后的夜晚,深色皮肤能精准的去适配用户夜晚藏在被窝里看片的需求。
考虑用户在什么地点会使用该产品。在家,在学校,在办公室,公交车上,打车的时候,地铁里还是饭馆里。
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当大众点评通过用户的GPS定位信息发现用户到了一个陌生城市的时候,自动会将首页切换至旅游版面,给用户推荐当地的当地必吃美食、必游景点、必买的特产等等。
考虑使用该产品的人群会有怎样的特征,通过数据的积累勾勒用户的标签,达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支付宝9.0的新版首页正是如此。
每个APP的猜你喜欢也是最基础最直接的基于人物属性的产品设计。例如淘宝会根据我之前浏览过剃须刀,在推荐信息流里推荐价格相似的飞利浦、博朗等不同系列的型号。大众点评会根据我之前浏览、收藏、搜索、买单的消费行为,给我推荐相似口味或价格餐馆。
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中,产品经理很可能会根据竞争对手的功能或者自己臆想的功能,而非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提供一份功能列表。这种功能列表所使用的描述方式往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比如商铺列表支持按照价格从低到高排序。
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不能很好的体会该功能是为了帮助用户实现什么目标,不理解功能的价值究竟能给真实的生活带来何种变化。在需求评审的时候往往会“刁难”产品经理,开发阶段也容易缺乏使命感而效率不高。
以场景化的方式描述需求,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些弊端。场景化将时间、地点、人物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关于用户使用的故事,去勾勒用户当时的心情与意图,跟用户形成一种情感关联。最后根据这个有温度的生动的故事,结合实际的数据验证或竞品的分析去设计产品。
产品经理可以更好的梳理新功能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程序员可以从中获知这种需求场景的细节,使用频率,需求强度,用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辅助工具等等。
整个团队都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新功能的价值,能够及时表达意见,否决不靠谱的功能,并对有价值的功能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下面举个最近在真实思考的案例,关于用户在搜索某个热门菜比如小龙虾或烤鸭的时候,用户可能存在的O2O消费场景还原。
工作场景
在写字楼工作的小明,中午的时候忽然很想吃家旁边的杨国福麻辣烫,但是午休时间有限,不能去那么远的地方,想找一家附近的好吃的麻辣烫店吃,但不知道哪家好吃。
在复旦上大一的小丁,有好朋友周末从杭州来上海找他玩,小丁想找一家好友喜欢吃的鳗鱼饭店招待他,希望味道上乘而且在某个大商圈附近,方便吃完的娱乐。
美食达人小刚,十一想要去杭州游玩,听说杭州的西湖醋鱼非常有名,想提前做一下功课,了解哪家西湖醋鱼是最好吃的。
强浏览种草场景
披萨爱好者西西,吃过了很多家披萨店,想了解在上海自己还有哪些遗留的披萨好店没有去尝试过。
外卖点单场景
刚从公司加班回家的北北,又累又饿,想吃小龙虾犒劳一下自己,非常纠结是出门还是点外卖,怕外卖派送的小龙虾没有开张门店卖的小龙虾好吃,想看看有没有线下门店可以送外卖的。
通过以上5个可能存在的用户搜索小龙虾的场景,我们可以对用户的消费需求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优先级的判断。对于搜索某一道特色菜的用户而言,味道可能是最关键的,其次是距离(商圈、工作地、景区附近),对于新开的门店或价格的优惠并不如在搜索某家门店场景下那样敏感。
对于用户的场景进一步深挖,比如时间场景。在工作日晚上9点-12点的时候,在商户的搜索结果页可以将提供外卖的门店的权重提前。在周末的晚上9点-12点晚上,可能将距离的限制适当扩展,将用户常去的商圈的门店权重提前等等。
有场景,有细节,才有可能。基于场景设计产品,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作用。
1、建立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用户。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产品养的越来越刁,更愿意为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而留存乃至付费。
2、开阔思路,丰富产品想法。可以将我们的思路打开并进行细化的拓展,而不是拘泥于已有的数据和竞品的设计,让思维越陷越窄。
3、让团队对目标用户的需求达成一致,通过生活的故事让团队真切感受用户。更好的集中资源,明确目标,提升效率为用户服务。
产品设计的本源是让用户更容易、更愉快地使用产品。因此,去亲身体验去思考用户使用的真实场景,多为此优化才能吸引用户使用,方便用户使用乃至感动用户主动分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