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桩位定位质量控制,根据建设单位的测量基准点和测量基线放样定位,经监理复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桩中心。
1.1.2垂直度质量控制,且底部扩大段要按设计挖成圆台状,保证尺寸。
1.1.3孔桩护壁质量控制,采用砼护壁,一般每节高度以60cm,厚度15cm为宜,混凝土等级与桩一致。采用砖护壁,净距不小于设计桩径。
1.2.1清孔质量控制:孔壁、孔底必须清理干净,孔底无浮渣,孔壁无松动,有地下水则要设泵坑排水。
1.2.2.1钢筋进场要验收,要有质保单,并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有条件的监理单位应作平行试验,合格后才能启用。
1.2.2.2焊条要有质保单,型号要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
1.2.2.3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
1.2.2.4钢筋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块制作,每1.5-2m一组,每组3个,圆周上相距120°,每组之间呈梅花形布置。
1.2.2.5坚持按配合比投料,坍落度损失大于5cm/h时,要调整配比。
1.2.2.6砼拌合料质量控制,每盘砼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秒,开始搅拌时必须做一次坍落度检测,调整好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灌注时作坍落度损失的观察,以指导砼配合比的调整,拌好的砼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
1.2.2.7砼浇灌质量控制:混凝土导管离孔底距离不大于0.5m;砼坍落度不宜过大,以5-8cm为宜,每50cm为一层及时振捣,砼灌注要保持连续。
1.3.1砼试块强度质量检验,桩身动检,必须合格。
1.4.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实行旁站,全员、全过程控制,严格把关。
2.1.1重要及复杂部位应有模板及支撑设计,保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1.2检查模板上脱模剂涂刷情况,是否清洁、湿润等。
2.1.3检查模板安装情况,复核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及标高,检查模板上的予埋件和予留孔位置是否准确。
2.2.2钢筋进行必要的除锈及调直,下料成型后做到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2.5倍d。钢筋弯曲点处无裂纹。成型后的允许偏差值: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移±20mm,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2.2.3.1接头位置:当钢筋进行绑扎接头或焊接接头时,对弯曲钢筋不设接头,如必须设置,其搭接长度末端或焊接头与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2.3.2搭接(接头)区段与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2.3.2.1为保证砼均匀性搅拌,搅拌机不宜过载,超过容积10%时就产生影响。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壁上砂浆损失,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搅拌好的砼做到基本卸尽,严禁边出料、边上料的方法。砼搅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施工中随时做坍落度试验,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