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上文提到的“满减”现象,其实可以从心理账户+比例偏见的理论进行解释。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举个例子,同样是 1000 元钱,我用来买一双鞋不会心疼,但是用来吃一顿饭就会非常心疼。这就是心理账户在发生作用,我对鞋和吃饭有不同的心理账户。
回到外卖的例子,如果商家一开始就说“满 35 减 17”(尽管减了 17 后是 18 元),极有可能将那些外卖心理账户低于 35 元的消费者排除在外。于是商家先以“满 20 减 17”来“诱导”用户进店,通过降低目标群体的心理账户门槛,扩大了受众范围。
比例偏见,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回到外卖的例子,一开始消费者看到的信息是“满 20 减 17”,对于消费者来说,满减的力度真的非常非常大,但实际上进店之后发现实际上是“满 35 减 17”(单品价格最低是 35 元),两者一经对比,就会发现后者的优惠力度远远不如前者。
按理来说,用户应该会对商家的这种做法感到失望,但聪明的商家很快推出“再买 12 元减 25 元”的优惠,即“满 47 减 25元”。
“再买 12 元减 25 元”和“满 47 减 25元”,在这个案例中明明是一回事,但前者会让消费者觉得更优惠,甚至像是赚了 13 元。
今天的文章只是分析了外卖商家定价中的几个套路,或许还有别的小“陷阱”、理论知识没有剖析到,期待大家一起补充完善。
其实不只是外卖,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消费也会遇到“组合定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