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和“社群”无疑是近几年运营人谈论最多的关键词。
各行各业都尝试拍摄视频和搭建社群,相对应的产品和职位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许多企业和个人也做出了骄人成绩。
相比于好消息不断,被运营者玩得风水云起的C端,B端却显得格外安静,并没有出现太多行业级案例。
甚至有很多B端新媒体运营人员,包括几年前刚入行的我,心里都觉得:B端不需要做视频,不需要社群。
但随着亲身经历和同行分享案例的增多,渐渐也明白当初的想法是错误的,如今稍加整理,聊聊我对此的一些思考,希望能给面临此难题的B端新媒体运营朋友带来思考方向。
当然,如果你也有什么其他意见,也欢迎留言分享出来,大伙共勉!
在2019年末思考文章中,我曾提及过:B端用户大多是企业中的决策者,他们时间成本较高,对于无益、常见、毫无价值的内容,很容易失去兴趣,甚至影响合作。
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虽展现形式稍有不同,但本质都是内容,那么B端新媒体运营人员就必须清楚,你所制作的每一个视频最好都要有价值。
制作具有一定目的性的视频,比单纯博眼球的视频要更有价值,也更容易被B端用户所接受。
举个例子:
我曾在一家传统行业的B2B企业任职,由于行业特殊和用户粘性不高,外界企业用户对产品并未完全信任,这也导致运营工作开展不算顺利,尤其在推广方面,单纯靠文章起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在此种情况下,部门决定给用户换换口味,制作几期视频试试效果。
在视频制作准备阶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场专题会议,会议中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讨论一个问题:我们为了什么而拍?
有人提出视频可以用来获取流量,拍些搞笑的,逗人开心;有人提出可以拍些行业教育,传播知识,打造权威;甚至有人建议做鬼畜视频……这些内容制作起来不难,但我们都清楚它们毫无意义,除了带来播放量外,对企业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
“为什么拍?”一时间无人能给出答案,这时运营总监提出公司最近计划外推一个产品,可以从这块想想,经过又一番讨论后,很快明确了视频的目的: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增加产品订购量。
后续视频推广结束后,所达成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虽然在各个视频平台上没什么人看,但在行业内传播效果却出奇好,视频还用于后来的行业展会和企业论坛,播放现场引起很多企业管理者关注和谈论,去咨询和订购产品的用户也大幅提升,完成了视频制作前所定的指标任务。
比起那些幽默杂乱的视频,B端用户会更容易接受一些我们看来目的性很强的视频,这会让他们觉得真实,心里更容易接受。
脚本是指拍摄视频时,所依据的有一定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是视频大纲,将确定整个视频的发展方向和拍摄细节。
很多B端新媒体运营人员不是影视相关专业毕业,在视频拍摄准备阶段,往往忽视脚本的作用,觉得直接拍就完事了,何必多做这份工。
如果没有脚本作为依据,一旦拍摄现场出现什么意外,例如演员临时不舒服,或有事需离开,那么你便会发现后续拍摄很容易出现错误,要么场景不对,要么演员不清楚下一步该怎么配合,最后剪辑更会头顶冒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结果自然是一团遭,既浪费时间精力,也影响视频效果。
有专业人士或外包团队来配合或许不用担心,但如果仅仅是自己部门来拍摄,那么脚本能大大提升拍摄效率和视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