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购买一件售价50元的商品时,发现有张满70元减10元的优惠券,最终再次加购了超20元的商品,以此来达到满减的条件。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是想让自身的利益能够大于付出的成本,而这里的成本是来自于经济成本以及时间精力的潜在成本。
自身利益-付出成本(经济成本+时间精力成本)=价值感知
自身的利益与付出的成本,差异值越大,那么价值感知就越高,对于用户的成交意向也就越高,反之成交意向就越低。
在没有优惠券的情况下,用户所能够感知到的价值是50元,在没有其他利益的情况下,用户所付出的成本就是50元,这就意味着用户需要付出50元,购买价值50元的商品,所以对于用户来说是没有任何利益上的感知的,最终只有对这件商品产生需求才会进行购买。
在有优惠券的情况下,用户所能够感知到的价值是50元,若存在满70减10元的优惠券,可以将支付成本降低到了40元,获取优惠券的成本为20元,最终付出成本为60元,让消费者感知产生赚了10元。优惠券是在用户原有核心价值的基础之上,减低用户的付出成本,进而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为了赚这10块钱,用户愿意多花费20元购买一些原本没有购买需求的商品。
影响用户产生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每个人所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都是不一样的,都有一个自己的价格认知,也就是 “价格承受范围”。
假设:一件商品的进价为50元,零售价为80元,但是不同的用户所能够承受的价格范围都是不一样的,在100个人里面,可能有40个人觉得是合理的,另外60个人觉得价格太高了,60元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
不可能每次的定价都满足于所有的用户,但也不能错失成交的机会,所以我们是希望能够让不同的用户,在他们能够承受的价格范围内进行售卖,在经济学上称之为“价格歧视”,指的是价格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
让40个觉得合理的用户,继续以80元零售价购买,另外60个人觉得80元不合理的,通过发放优惠券的方式,降低价格满足他们所能承受的价格范畴。
说到这里,可能认为对于那40个人太不公平,但是既然他们能够去接受80元的范畴,可能不会为了花时间去获得优惠券,因为获取优惠券,或者使用优惠券,其实都是有特定的条件因素。
他们宁愿多花钱,也不愿意花时间,同时他们也可能不会太在意这些优惠券,对于这些优惠券的重视程度可能就没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