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凯恩的对华主张仅有一页,全文十个段落中,他用六个段落篇幅阐述了与中国贸易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亚太地区稳定和气候变化等。“如何正确处理好对华关系是美国的核心挑战,下一届美国总统必须优先考虑扩大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关系,”他在文中说。
作为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麦凯恩主张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警告美国保护主义,坚持参与全球贸易。“包括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内的一些政治人士,正被亚洲活力引发的恐惧困扰,他们不是鼓励美国人创新和创业,而是提议设置贸易保护主义壁垒,这将会使我们的情况变糟。”
相比麦凯恩的概述,奥巴马的主张长达两页,用二十个段落更具体的阐释了对中国的认识和主张。他表示,中国需要减少能源密集型生产,推动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技术自主创新。
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双边经济关系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经济关系之一,美国与中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贸易国。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2563亿美元,而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美国自中国进口额为249亿美元,在华尔街金融风暴期间,两位总统候选人也对进一步加剧的对华贸易逆差做出评论。
奥巴马在文中对中国汇率和知识产权问题提出批评,“若要实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均衡发展,中心问题是中国必须改变其汇率政策”。他表示一旦当选,将采取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径寻求中国货币政策的改变,以消除贸易障碍,从贸易中受惠。而麦凯恩则表示,中国需要承担义务,执行国际贸易规则、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制造业关税,实现货币汇率向市场化过渡
对于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贸易政策,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国际事务教授王飞凌(Feiling-Wang)表示,两位总统候选人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的差别不大,但预计美国大企业界和商界在奥巴马政府中的影响力比在麦凯恩的共和党政府里可能要小些。“较为亲劳工和左翼的民主党领导人们一直没有共和党与北京有那样投缘的密切关系。”
而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高级项目主任JeremyStrozer周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任政府,双方关系只会增强。“中美双方是共生关系,中国需要美国为其购买中国消费品,而美国也需要中国购买美国的债券。”
在外交方面,两位总统候选人谈论了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苏丹达富尔问题上双方合作的必要。
麦凯恩表示,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和影响力赋予了其在全球政治中充当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中国和美国并非注定是对手。我们有许多共同利益,我希望看到两国的关系朝着对双边、进而对亚太地区和全世界都有利的方向发展”。麦凯恩还敦促中国增强重大军事建设透明度,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孤立被边缘化的国家,以印证中国是“和平崛起”国家的论点。
“虽然他们都认识到了中国的迅速崛起将会对美国带来根本性的长期挑战,但并不认为中美已经是或者一定要成为敌手,”王飞凌表示,两位候选人都坚持中国的内政需要大幅度改革,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亦是良好契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大国义务”来协助美国及其盟国维护现行国际制度,应付带全球性的国际问题。
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上,两位总统候选人都力图改变布什政府的气候变暖政策,希望中国将来更多地参与到温室气体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项目中来。
麦凯恩表示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但他将责任推到发展中国家身上,“如果我们希望订立有意义的环境保护协议,它们必须包括有可能比史上任何国家污染空气更快、年污染量更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
奥巴马则承认美国在气候变化上工作不足,希望美中两国立刻行动起来,“全球气候变化无疑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过去,美国在这一问题方面做得太少,而我将与国会以及私有部门一起改变这一现状,美中两国都肩负着应对这一重大挑战的责任。”
“无论下一届总统谁当选,在全球变暖问题上都将采取更严厉立场,中国需要为同美国进一步谈判做好准备,”美国环保协会全球气候项目主任彼得·戈德马克(PeterGoldmark)在受访时表示,“布什政府过去一直在否认、忽视和模糊对待气候变暖问题,但这一个政府在三个月后就要消失。”
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气候变化已经摆上中美双方的议程,如果全球气候变暖无法遏制,农业产量减少将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对于美国的挑战是通过一项法律,采取严格、长远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使整个世界最大的经济过渡到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最大的挑战是煤的问题。
两位候选人的报告将在中国美国商会会刊《中国动态》10月刊登,美商会詹姆斯·齐默曼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非常重要,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我们希望候选人撰写中美两国的关系,以及下一届政府将如何处理中国政策。不过两个候选人都没有很深入的讨论他们的对华意见。”